九月二十日率赵彦和王平叔刘谊夫游栖岩寺彦和有诗次其韵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失脚名宦场,冠缨络人头。

州家费经营,心轮日万周。

遇阴求少息,此身等蜉蝣。

颇闻西山佳,往作半日留。

小径开宇宙,髣髴规神州。

万象几席间,云烟渺沉浮。

同来三益友,清逸诗家流。

相期老岩穴,委质巢与由。

吾庐有云溪,拂袂行归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年轻时我深爱山川,藜杖伴随度过春秋。
山峰如美丽的女子,她的一眼能消除我百般忧虑。
我本性不受拘束,渴望与麋鹿共游。
不慎涉足仕途,官帽如枷锁束缚我头。
州府官员忙于经营,我的心每天转千百圈。
遇到阴雨便寻求片刻休息,生命短暂如蜉蝣。
听说西山景色优美,我曾去停留半日。
小路通向天地,仿佛勾勒出中华大地。
万物尽在眼前,云雾缭绕,时隐时现。
一同前来的三位好友,都是清逸的诗人。
期待老去后隐居山岩,像巢父、许由那样生活。
我的屋舍旁有云溪,挥袖归隐,享受宁静。

注释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古代读书人常用。
峰峦:山峰。
顾:看。
羁:束缚,限制。
冠缨:官帽上的带子,象征权力。
心轮:比喻内心活动,思绪。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西山:泛指风景优美的山。
髣髴:仿佛,好像。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清逸:清新高雅。
由:许由,古代隐士,不慕名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九月二十日率赵彦和王平叔刘谊夫游栖岩寺彦和有诗次其韵》,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对山林的喜爱以及后来仕途的转变。诗中,他回忆起年少时热衷于游山玩水,将山峰比作美丽的女子,一见之下能消除诸多忧虑。然而,他未能抗拒官场的诱惑,投身其中,忙碌不堪,如同被束缚的野性,只能在阴雨天稍作休息,感叹人生短暂。

诗人向往西山的美景,曾在那里停留半日,感受天地之大,万物如席间景象,云烟缭绕,富有诗意。同行的朋友清逸如诗家,他们一同期待着老去后能归隐山林,效仿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云溪居所的向往,希望能抛开尘世烦恼,拂袖归隐。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仕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四日陪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韵

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

相将入壶中,水竹净双眸。

万竿团脩翠,一溪皱横流。

长桥翼方沼,髣髴疑行舟。

角门通细路,崎岖上层丘。

树色老欲瞑,风声寒自飕。

佛阁瞰澄碧,下有百丈湫。

客言龙所邑,不受鱼与鳅。

行行更小亭,罗坐得小休。

石罅流清泉,甘冷无与俦。

濯足夫岂敢,洗耳良末由。

自怜山中人,十载冠压头。

公檄听奔走,端似置书邮。

惟有烟霞疾,沈绵未肯瘳。

邂逅惬幽怀,落日尚迟留。

五斗奚堪恋,十亩亦易求。

要希陶渊明,投绂事农畴。

超然傲尘世,知命复何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又用前韵

道人息以踵,气马自调伏。

神炉造化驰,不畏寒暑酷。

虽同一世尘,超然立于独。

飞泉上昆山,赫日升旸谷。

我今涉津涯,宴坐成休复。

不材终天年,庶比山中木。

形式: 古风

上李西美制置

谛观天地间,物物无非易。

有情洎无情,与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画。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周文鲁仲尼,传授何太密。

古今元共处,心心印空寂。

展编韦三绝,门人岂语诘。

曾高本愚鲁,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轲仁义术。

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馀千载,学者空陈迹。

条叶竞寻采,几人撷其实。

盘根有仙李,灵芽一枝出。

衣钵自家传,独智探圣域。

契兹三圣书,羹墙面相觌。

雅怀亲炙愿,进退终局蹐。

达人具大观,胸次吞溟渤。

斐章露肝胆,犹愧多言失。

傥许接玄谈,平生事已毕。

形式: 古风

上邵尚书

康节名天下,流芳到子孙。

素风门户远,皇极典型存。

万邑纷戎马,十年辞帝阍。

家艰俄茹苦,国难更堪论。

上念长城寄,兵分细柳屯。

紫泥颁诏綍,墨绖总戎轩。

权重将军幕,忠求孝子门。

江朝南海阔,星拱北辰尊。

智勇张良足,诗书郤縠敦。

边储裁冗蠹,邦本厚黎元。

士仰苏天覆,人依赵日暄。

势增师旅气,威砻虎狼魂。

帐幄稽前箸,山河暂偃藩。

精诚扶日月,谈笑整乾坤。

贱子欣蒙庇,先君旧感恩。

驾辕怜病马,投木笑穷猿。

扶摇如可借,短翮待腾骞。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