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个人的沉重感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生活状况的反映,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怀才不遇的情怀。
首句“风波名路壮心残”表明在风起浪涌、声名狼藉的社会中,诗人虽然壮志未酬,但心力交瘁,精神上已感疲惫。接着“三径荒凉未得还”则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地荒凉、萧瑟,并且长久以来一直如此,没有改善的迹象。
第三句“病起东阳衣带缓”描绘了诗人因病而起,身穿宽松的衣物,反映出生活上的不易和个人健康状况的不佳。紧接着“愁多骑省鬓毛斑”则透露了诗人的烦恼和忧虑之重,以至于头发早白,形象地表达了心中的哀愁。
中间两句“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是对个人学业的反思。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对于不能为世人留下经典之作感到羞愧和自责。
末尾两句“独忆琼枝苦霜霰,清樽岁晏强酡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寂寞的年华里,以酒来慰藉自己。这里的“琼枝”指的是远方的朋友,而“霜霰”象征着艰难和磨难。最后,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这种行为更多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感伤与怀旧的情绪,是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生命力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