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介夫

天恨吾侪各一方,夕阳千度到西窗。

因循流俗今皆是,磊落如君信少双。

书未隔年难得报,心从薄宦始应降。

可怜汉水无拘系,长与旴江会九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苍天似乎怨恨我们各在一方,夕阳照过千次才抵达西窗。
如今随波逐流的人们都是这样,像你这般光明磊落实属罕见。
书信相隔一年都难以回复,自从做小官后,心情也逐渐低落。
可惜汉水不受约束,它将永远汇入旴江,再流入九江。

注释

吾侪:我辈,指诗人和对方。
夕阳千度:形容夕阳多次升起落下,象征时间漫长。
磊落:光明磊落,形容人品高尚。
心从薄宦始应降:心情随着微小的官职而变得低落。
旴江:古代河流名,在今江西一带。
九江:古代指长江下游的九江郡,今江西九江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人事更迭的感慨。首句"天恨吾侪各一方"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亲友相隔两地的无奈和哀愁,随后的"夕阳千度到西窗"则是景象描写,通过夕阳的晚照映衬出时间的流逝。接着的"因循流俗今皆是"和"磊落如君信少双"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淡然以及对朋友间真挚情谊的珍视。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书未隔年难得报"描绘了信息不畅的时代背景,以及通讯的困难;而"心从薄宦始应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不得已的心态。最后两句"可怜汉水无拘系,长与旴江会九江"通过对汉水流向九江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希望友情能够长存、不受限制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思念和友谊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寄史屯田

秀汝清旴数舍中,系匏名谒竟难通。

只知俗吏隆官业,不意高文有古风。

朝请待趍天屏北,家园归省浙江东。

远民利害闻应熟,早晚嘉谋沃舜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周寺丞

我爱南丰宰,天资举措奇。

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谁知。

赋役贫中减,鞭笞恶处施。

邑人多未悟,去后始应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黄晞

长忆黄夫子,才高行亦淳。

世情轻近事,见惯即常人。

何力康时务,将身役路尘。

七闽山水国,是处好安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傅代言

交游散尽客来稀,门掩城隅昼漏迟。

春地更无嫌草处,雨天还有诈晴时。

轻量世事世不罪,冷笑人言人岂知。

犹喜道途收拾早,将閒对病最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