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傅代言

交游散尽客来稀,门掩城隅昼漏迟。

春地更无嫌草处,雨天还有诈晴时。

轻量世事世不罪,冷笑人言人岂知。

犹喜道途收拾早,将閒对病最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朋友都散去,来访者稀少,白天的城角门紧闭,时间仿佛过得很慢。
春天里没有哪块地方会嫌弃草木茂盛,雨天里也会有短暂的晴朗时刻。
看淡世事,不会因此而受责怪,对人们的闲言碎语报以冷笑,他们又怎能理解。
还好早早结束了忙碌的生活,闲暇时陪伴疾病,对我来说最合适不过。

注释

交游:交往的朋友。
散尽:全部离去。
客来稀:来访的人很少。
昼漏迟:白天的时间显得漫长。
春地:春天的大地。
嫌草处:嫌弃草木的地方。
雨天:下雨的日子。
诈晴时:短暂的晴朗时刻。
轻量:看淡。
世事:世间的事物。
世不罪:不会受到责怪。
冷笑:冷淡的嘲笑。
人言:人们的言论。
岂知:怎能理解。
道途:生活道路。
收拾早:早早结束忙碌。
将閒:在闲暇时。
对病:陪伴疾病。
最相宜:最为适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寄傅代言》,是一首表达诗人孤独寂寞心境和对世事冷眼观照的作品。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透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交游散尽客来稀"两句描绘了诗人孤独无侪的生活状态,朋友纷纷离去,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面对寂寞的现实。"门掩城隅昼漏迟"则表明时间在悠长地流逝,而自己却被困于狭窄的空间之中。

接下来的"春地更无嫌草处,雨天还有诈晴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慨万千。即便是在春天,这个本应生机勃勃的季节,也难逃无可奈何的宿命。而"雨天还有诈晴时"则是说即使在阴雨连绵之日,也有短暂的晴空出现,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便是在困顿中也要保持一份希望。

"轻量世事世不罪,冷笑人言人岂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和流言蜚语持有超然视角,不再计较世俗的是非,也不在乎他人的议论。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一切,这种淡定与从容,更显出其深厚的人生智慧。

最后两句"犹喜道途收拾早, 将閒对病最相宜"则是说尽管世事纷扰,但诗人仍然珍惜每一份平静的时光,并以此来治愈自己的心灵。"将閒对病最相宜"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花的高洁情怀。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平实却又不失深邃,体现了宋代词风的一种雅致与内敛。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寄题邹氏延寿亭

一世跻仁寿,君今更欲延。

山中想无事,分外得长年。

松老多经雪,云閒不到天。

区区殉名者,回首倍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题陈适追养亭

筑室先茔下,哀心有所归。

每来开户牖,浑似恋庭闱。

丘木成风树,衰裳换綵衣。

吾生与君类,东望涕交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题钱塘毛氏西湖园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头。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处求。

朱楼照影钟磬晓,画船落手芙蓉秋。

鲤鱼赤鳞应不少,待与水仙相伴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廖说蒙亭

圣人虽在上,君子有穷时。

自得山居乐,何须世俗知。

夜多松月分,凉与水风期。

只恐亨通去,清閒却付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