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彭艾庵

百年聚散杳难期,只尺天涯系我思。

塞马去来谁是福,杯蛇真伪世宁知。

风吹丛棘传声急,月坠寒云见雨迟。

新句传来看总好,尊君经学胜全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次答彭艾庵》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深邃的情感与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联“百年聚散杳难期,只尺天涯系我思”开篇即以“百年”与“只尺”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常与空间的遥远,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与距离遥远的感慨。诗人将个人思绪与广阔天地相连,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思考。

颔联“塞马去来谁是福,杯蛇真伪世宁知”运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以及“杯弓蛇影”的故事,巧妙地探讨了命运的不确定性与世态炎凉。这两句不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也暗示了人们对于幸福与真实的难以把握和理解。

颈联“风吹丛棘传声急,月坠寒云见雨迟”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风声在丛棘间急促传递,月光在寒云中显现时却显得缓慢。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对比,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平静,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尾联“新句传来看总好,尊君经学胜全遗”是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知识传承与道德修养的重视。诗人认为新创作的诗句总是令人喜爱,而尊君的经学则超越了全部遗忘,强调了文学创作与传统学问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庚午冬夜羊城宴集联句十二韵

夜永寒云散,灯明妙曲孤。

远人同万里,座客半三吴。

嘉会东南美,壮游今昔殊。

举觞追往事,拥传合前驱。

露冷花魂灭,霜清柳眼枯。

菊寻元亮径,梅放浩然图。

天地分南北,门墙学步趋。

投闲频卜夜,角胜竟呼卢。

漫访羊城迹,须陈凤阙谟。

使车宁久驻,授简且为娱。

客醉屏争触,童疲鼾已呼。

东方看既白,馀兴满归途。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又次前韵即事呈吴留村司马钱葭湄太常

五岭新寒浅,三更见月孤。

皇华虽在越,莼菜已思吴。

高宴歌吟洽,炎方景物殊。

金台宵自击,火马夜能驱。

吐焰千花乱,穿杨万叶枯。

巧思难尽测,妙绘莫为图。

幸备梁园赋,犹然幕府趋。

偃师呈傀儡,西域献都卢。

清晏承边计,雍容想远谟。

人同陆贾使,地异老夫娱。

庾亮南楼兴,曹参相舍呼。

疏狂惭授简,不恸阮生途。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送张振六观察内召

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

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川舟。

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

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其一)

相见将何待,诗篇只数来。

九皋惭鹤和,千里羡龙媒。

日驭南行远,天心子半回。

闻君理归棹,临发重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