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正字

万里来还去,能忘问启居。

休寻吊湘赋,早就过江书。

身健何妨晚,名高勿苦疏。

房湖风雨榻,独夜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从万里之外归来又离去,怎能忘记问候你的居处。
不必再去寻找凭吊湘妃的诗篇,早有渡江求学的志向。
身体健康无妨晚些成名,名声显赫也不必担心疏远他人。
在房湖风雨中独眠的榻上,深夜里你的心情如何呢?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启居:询问起居,指关心对方的生活状况。
吊湘赋:指凭吊湘妃(传说中的舜帝之妻)的哀歌或诗篇,这里象征忧郁的情感。
过江书:渡江求学或拜访的书信,表示积极进取的志向。
身健:身体健康。
勿苦疏:不必过于忧虑疏远。
房湖风雨榻:形容风雨中简陋的床榻,可能指友人住所。
意何如:心情如何,询问对方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题名《寄孙正字》。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询问的诗句。

“万里来还去,能忘问启居。”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远方,但内心仍旧挂念家乡,时常会想到亲朋好友的起居情况。这里的“问”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不仅仅是一个询问,更是对远方亲人的深切牵挂。

“休寻吊湘赋,早就过江书。” 这两句诗人劝慰的是不要去追寻那些悲伤的历史(吊湘赋),而是要及时地跨过生活中的难关(过江)。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身健何妨晚,名高勿苦疏。” 这两句则是在说,身体健康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即使年岁渐长(身健何妨晚),而且名声在外也不必太过于解释(名高勿苦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待命运的从容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房湖风雨榻,独夜意何如。” 最后两句则是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的内心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和深远(房湖风雨榻),而这种孤独的夜晚,也许会让人陷入无尽的思考(独夜意何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超然的情怀,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邃情感和豁达人生观。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江阴使君叔木叔

一麾遥驻水云间,闻说铃斋尽日閒。

蝗似九江那敢近,珠于合浦定先还。

天人影响从千古,贤哲功名正一斑。

且续醉翁丰乐记,莫将风月负君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李允蹈

相遇吴陵日,如登单父台。

了知心尚在,不忍首重回。

明月人千里,春风酒一杯。

缄诗凭驿使,持当岭头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寄咏东屯

闻说东屯胜,诗仙有旧游。

茅斋深翠竹,石径俯寒流。

几杖千山月,锄犁百顷秋。

归途客酹酒,句法傥堪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通州徐居厚使君(其二)

久已安时论,狂因叹史才。

及知前辈少,谁说过江来。

日月閒难得,星霜老易催。

阳秋百年事,作意莫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