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瞿公式耜

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

携手江陵公,同归钟山侍。

从来乱贼臣,未必安篡弑。

迟回须臾间,俄顷千尺坠。

追惟别公时,砌草承履綦。

白镝已飞攒,辕门犹鼓吹。

不复问苍天,微闻责偾师。

冬雷层云裂,丹血飞霰沥。

天恕自愤盈,公心如游戏。

玉镜映练江,东皋荇藻地。

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

后死非鄙心,全归夫何惴。

孰知西台客,半响犬豕媚。

道广固不谋,任物自醒醉。

俯念奔行阙,孤洒忧天泪。

声影不相即,荐剡已先至。

遽上拂衣章,非敢为嫌避。

去就容孤欹,欢好益曲遂。

脉脉有幽期,清苦函莲薏。

矢之以盖棺,犹恐深怍愧。

白日虞山心,悬光照薜荔。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太傅瞿公式耜》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所作,通过对瞿公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忠诚、正直人格的颂扬,以及对乱世中坚守道义者的深切同情。

首句“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开篇点题,表达了对瞿公逝世消息传遍天下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瞿公虽未留下青史留名的文字记录,但其高尚品德和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接着,“携手江陵公,同归钟山侍”描绘了瞿公与友人共事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从来乱贼臣,未必安篡弑”一句,既是对乱世中奸佞小人的讽刺,也暗含了对瞿公忠贞不渝品质的赞扬。接下来,“迟回须臾间,俄顷千尺坠”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局势瞬息万变的紧张氛围,突出了瞿公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

“追惟别公时,砌草承履綦”、“白镝已飞攒,辕门犹鼓吹”等句,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瞿公临终前的场景,展现了他面对生死的从容与坚定。随后,“不复问苍天,微闻责偾师”、“冬雷层云裂,丹血飞霰沥”等句,进一步渲染了悲剧的氛围,表达了对瞿公牺牲的哀痛之情。

“天恕自愤盈,公心如游戏”一句,以反常的比喻,表达了对乱世中正义力量被压抑的无奈与愤慨。接下来,“玉镜映练江,东皋荇藻地”、“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瞿公品格的赞美与怀念。

最后,“后死非鄙心,全归夫何惴”、“孰知西台客,半响犬豕媚”、“道广固不谋,任物自醒醉”等句,表达了对瞿公精神的敬仰,以及对乱世中道德沦丧现象的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王夫之对瞿公及其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游虞山

揽胜来当禊祓时,篮舆穿树影参差。

关心风日今朝好,过眼湖山此处奇。

碧海天低龙过晚,苍崖云挂鸟归迟。

十年记得苕溪事,学士曾传绝妙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石谷之秣陵

虞仲祠前三径纡,闻君踪迹惯江湖。

相逢第二泉边路,万树秋晴入画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钱宗伯牧斋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

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拂水岩

岩水无停响,飞流洒半空。

霏微忽下上,萦拂渐西东。

晴昼看珠雨,清秋散玉虹。

传闻雁宕胜,奇绝想应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