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石谷之秣陵

虞仲祠前三径纡,闻君踪迹惯江湖。

相逢第二泉边路,万树秋晴入画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王石谷前往秣陵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江湖游历生活的感慨与对即将分别的不舍。首句“虞仲祠前三径纡”以虞仲祠为背景,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同时“纡”字形象地描绘出道路曲折蜿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闻君踪迹惯江湖”一句,直接点明了友人的生活状态——习惯于在江湖间游历,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自由不羁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相逢第二泉边路”则将场景转换至第二泉畔,这里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象征着两人相遇的缘分与美好。最后一句“万树秋晴入画图”,以“万树秋晴”描绘出一幅秋日晴空下树木繁茂、生机勃勃的画面,而“入画图”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艺术之美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时光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收录诗词(19)

徐乾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宗伯牧斋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

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拂水岩

岩水无停响,飞流洒半空。

霏微忽下上,萦拂渐西东。

晴昼看珠雨,清秋散玉虹。

传闻雁宕胜,奇绝想应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钱牧斋招饮池亭

绛云楼外凿山池,剪烛春宵念夕时。

鼎甲高题神庙榜,先朝列刻党人碑。

邵侯无奈称瓜叟,沈令何言答妓师。

大节当年轻错过,闲中提说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湖桥

春风两岸吹荆杞,压浪石梁跨湖水。

当日开平龙战起,一片琉璃浸山趾。

土人不识战争功,但到中秋看月起。

桥弯似月月正中,影落桥中月累累。

千古英雄安在哉,人生几度来看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