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五首(其一)解印出公府

解印出公府,斗薮尘土衣。

百吏放尔散,双鹤随我归。

归来履道宅,下马入柴扉。

马嘶返旧枥,鹤舞还故池。

鸡犬何忻忻,邻里亦依依。

年颜老去日,生计胜前时。

有帛禦冬寒,有谷防岁饥。

饱于东方朔,乐于荣启期。

人生且如此,此外吾不知。

形式: 古风

翻译

解开官印离开公府,像斗草一样摆脱尘土的束缚。
众多下属都解放了,两只仙鹤也随我一同归隐。
回到居所履道宅,下马穿过柴门进入家院。
马儿在旧马槽中嘶鸣,鹤在故居的池塘边起舞。
鸡犬欢快,邻居们也依依不舍。
岁月催人老,但生活比以前更惬意。
有布料抵御冬天的寒冷,有粮食防范年岁的饥荒。
生活满足如东方朔,快乐胜过荣启期。
人生如果能如此,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

注释

解印:解开官印,意味着辞官。
公府: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斗薮:像斗草游戏一样,喻指摆脱束缚。
百吏:众多下属官员。
尔:你,这里指下属。
枥:马槽。
鹤舞:鹤翩翩起舞,象征高雅和归隐之情。
忻忻:形容愉快、欢乐的样子。
依依:形容留恋、舍不得的样子。
年颜老去:年纪渐老。
生计:生活状况。
胜:超过,优于。
东方朔:汉代的智者,以豁达和知足闻名。
荣启期:春秋时期的隐士,以知足常乐著称。
此外吾不知:除此以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咏兴五首》中的第一首,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逸、祥和的乡村景象。

"解印出公府,斗薮尘土衣":开篇便以公务繁忙的官员放弃官职,回到农田劳作,形象地展示了一种脱离尘嚣、归隐田园的生活转变。

"百吏放尔散,双鹤随我归":官府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解散,而诗人却有两只鹤相伴,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归来履道宅,下马入柴扉":诗人回到自己的田园住宅,下马进入家门,传达了一种归家的温馨与安适。

"马嘶返旧枥,鹤舞还故池":马儿在熟悉的围栏中鸣叫,鹤在曾经游荡过的池塘旁起舞,展示了生命的连续性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鸡犬何忻忻,邻里亦依依":家中的鸡犬悠然自得,与邻里间的融洽相处,共同营造出一种乡土生活的情感联结。

"年颜老去日,生计胜前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诗人对未来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和期待。

"有帛禦冬寒,有谷防岁饥":通过存储布帛以备冬寒,积蓄粮食以防年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自信。

"饱于东方朔,乐于荣启期":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欢愉和满足,就像古代贤者东方朔一样享受着简单而平静的日子。

"人生且如此,此外吾不知":结尾处,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认同并欣赏眼前的生活状态,而对于其他可能存在的人生意义则表示了不解和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中现实可及的幸福感知。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咏怀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怀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不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形式: 古风

咏怀

高人乐丘园,中人慕官职。

一事尚难成,两途安可得。

遑遑干世者,多苦时命塞。

亦有爱闲人,又为穷饿逼。

我今幸双遂,禄仕兼游息。

未尝羡荣华,不省劳心力。

妻孥与婢仆,亦免愁衣食。

所以吾一家,面无忧喜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咏怀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