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羞登广武议英雄,匣却吴钩韬却弓。
幕下清谈王太尉,门前白马褚司空。
一编衮斧风尘表,千古纲常天壤中。
说与华阴扪虱老,何曾正朔在江东。
这首诗名为《读史怀友》,作者是宋代诗人唐泾。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怀念。首句“羞登广武议英雄”以羞愧之情提及自己不愿参与对英雄人物的评判,暗示了对历史功名的淡泊态度。次句“匣却吴钩韬却弓”描绘了英雄人物放下武器,隐退江湖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淡泊的向往。
第三句“幕下清谈王太尉”提到王太尉,可能是指历史上善于清谈的人物,如三国时期的王衍,暗寓朋友的才智与风度。第四句“门前白马褚司空”则借典故,可能是指汉代名将褚遂良,以白马司空的形象,赞美朋友的威望。
“一编衮斧风尘表”中的“衮斧”象征着权力和责任,诗人借此表达朋友在乱世中仍坚守原则,以身作则。“千古纲常天壤中”强调了朋友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也不忘伦理纲常。
最后一句“说与华阴扪虱老,何曾正朔在江东”以华阴之隐士自比,暗示自己和朋友一样,不追求世俗的正朔(指皇权),而是坚守内心,这在江东的历史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朋友高尚品格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与个人理想的深沉思考。
不详
万里舆图入朔方,摇摇孤注海之阳。
石尤风恶云藏轸,天驷星沈月掩房。
岛上有人悲义士,水滨无处问君王。
羲和指着乌飞路,去去虞渊暮色苍。
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
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
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
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季子让一国,视之敝屣然。
宁当宝一剑,不为徐君悬。
徐君虽亡骨未朽,剑挂坟前白杨柳。
君知不知不足悲,我心许君终不移。
在处烟云早晚生,自疑呼吸气皆灵。
十年梦寐江山里,今见江山入户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