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希翁

云顶仙人入我梦,玉台之冠杖青藜。

不知此地是何所,山水满坐风披披。

仙人命予歌古诗,把酒向天天听之。

平生意气重韩孟,壮大何以酬相知。

仙人仙人今茹芝,清时吏隐非予谁。

春秋经世二三策,化作水上沧浪词。

沧浪清浊两言足,仙人一笑天无涯。

笑声到耳惊梦破,惟见寒月悬松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创作,题为《梦希翁》。邵宝,字国贤,号遵岩,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在这首诗中,邵宝通过梦境与仙人的对话,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以及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的开篇“云顶仙人入我梦”,描绘了诗人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境,仙人形象的出现,预示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接着,“玉台之冠杖青藜”一句,进一步渲染了仙人高洁脱俗的形象,玉台象征着仙境,青藜杖则寓意着仙人的行踪飘逸。

“不知此地是何所,山水满坐风披披”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场景,山水环绕,清风拂面,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随后,仙人邀请诗人歌唱古诗,并举酒向天,这一情节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诗歌艺术的崇敬。

“平生意气重韩孟,壮大何以酬相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诗人韩愈和孟郊的推崇,以及在壮志未酬时对友情的渴望。接下来,“仙人仙人今茹芝,清时吏隐非予谁”两句,点明了仙人生活的自由自在,而诗人则在清平时代选择隐居,似乎在暗示自己与仙人的精神契合。

“春秋经世二三策,化作水上沧浪词”两句,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智慧和经历可以化为诗歌,如同水上的沧浪之歌,既有深度又富有哲理。最后,“沧浪清浊两言足,仙人一笑天无涯”两句,总结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理解,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才是真正的财富。“笑声到耳惊梦破,惟见寒月悬松枝”则是梦醒后的景象,寒月与松枝的静谧画面,象征着诗人从梦境中回归现实,内心依然保持着那份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仙人的对话,展现了邵宝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理发见白有感

日来栉我发,渐觉白者多。

世事非我力,我忧欲如何。

我齿邻半百,光阴逝江河。

老至不自觉,自谓心无他。

我心但不改,不妨发皤皤。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吴匏翁谢冯廷伯送惠泉韵

我爱冯龙厓,视山如画屏。

视泉复如酒,有量元泓渟。

竹炉效僧海,一煮尽一瓶。

朝朝亦暮暮,相对双眼青。

细酌入肺腑,洒然涤膻腥。

北燕又南粤,观水记所经。

惠通万里外,不似渭属泾。

昔人作水记,高调声泠泠。

水行大地中,有穴无人铭。

君行一尝饮,却忆漪澜亭。

梁溪带蓉湖,飘然昼扬舲。

痛饮三百杯,醉向泉头停。

携垆试煎法,如酿新春醽。

饮罢更须汲,一童负双瓴。

回视世间物,洪波泛轻莛。

高情漫为戏,题诗谢园丁。

夕斋待明月,禅灯坐青荧。

试诵卢仝歌,山僧或来听。

竹枝弄云影,松花递风馨。

石床独高卧,月上人初醒。

尝闻黄河源,有海名为星。

于江复于海,一泻不计龄。

悟泉未为悟,惺泉未为惺。

烦君奠山堂,陆羽故有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送彭佥宪还莆田

壶公山南南海滨,山中人兮尧舜民。

淮南有招招不得,桂树丛丛秋复春。

壶山主人大隐者,缄书远致南峰下。

丹厓青壁勿自誇,我有幽怀为君写。

我招不是淮南招,考槃同赋还同谣。

避人避地两无谓,白云杳杳壶山高。

昔居郎曹更宪府,理是渔纶断樵斧。

十年吏隐人不知,却道渔樵自今伍。

掉头巢父入海东,冥鸿万里商颜翁。

何如兹山倚南极,中深可著神仙宫。

七人作者莫知氏,为溺为沮竟谁是。

能从吾游吾与之,坐共閒鸥看川逝。

形式: 古风

和陈玉溪得古刀歌

玉溪老人鬓雪色,平生气薄秋空碧。

严冬遗我古刀歌,白日无风寒慄慄。

公从何处得此刀,而我未见难论直。

向来沦落未逢人,有时隐跃光腾日。

一朝白璧落公手,堪笑当时卞和泣。

乾坤万物递升沈,今古千年超恍惚。

也知刚德本天成,等閒未肯为人役。

西戎北虏不足诛,豺狼在道那容息。

由来神物不自用,义士兼资机与力。

昔年我亦得一镜,篆刻摩挲汉遗迹。

愿将此镜配公刀,共保刚明勿戕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