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白鹿洞

贫儒不用买山钱,到处开堂坐煖毡。

白鹿效灵名古洞,紫阳卫道辟閒田。

一湖水面真无恙,五老峰头尚有镌。

末学虚怀遭雨恶,瓣香遥奠愧崇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问白鹿洞》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描绘了对白鹿洞这一圣地的探访与感慨。首句“贫儒不用买山钱,到处开堂坐煖毡”以自谦之语开篇,表达了诗人虽为贫儒,却能遍访名山大川,不需花费重金,只需心灵的开悟与宁静。接着,“白鹿效灵名古洞,紫阳卫道辟閒田”两句,借白鹿和紫阳(朱熹的别称)的典故,赞颂了白鹿洞作为学术与道德的圣地,不仅自然景观独特,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湖水面真无恙,五老峰头尚有镌”描绘了湖面的平静与五老峰上的石刻,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永恒不变。最后,“末学虚怀遭雨恶,瓣香遥奠愧崇贤”表达了诗人虽然学识浅薄,但心怀敬畏,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中,也虔诚地向先贤致敬,流露出对知识与道德追求的执着与谦逊。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学术与道德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谦卑态度。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一)

少年曾诵二泉诗,不似庐山未见时。

苍翠已从言外得,巑岏到使梦中迷。

欧公履历能忘险,朱子文章足解疑。

今日维舟访真迹,三君容我?前旗。

形式: 七言律诗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二)

十年驰梦到庐山,假道匆匆竟莫攀。

炉里有烟疑是雾,灶中无火却成丹。

银河几道归潭底,铁笔千秋寄石颜。

我固负山山负我,一时和雨没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其三)

万仞崚嶒落大江,芙蓉一朵镜中藏。

官家列镇雄南服,老氏离宫占上方。

花木不须春自好,星辰无碍夜分光。

饶他胜槩名天下,总是吾人作主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午日观舟

处处溪边鼓杂钲,木龙吹浪夺龙精。

汨罗有策追诗债,屈子无心作怨声。

汉武瓶砂还捕蝎,淮南拌豆欲驱蝇。

剪蒲骨肉频斟酒,江上寒峰为送青。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