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中四首(其二)

珠宫琳阙结为邻,长日云林学采真。

丹灶半沉惟有碣,桃源虽在却迷津。

梅花开处空劳梦,蝴蝶飞来不着身。

频向羽流相借问,相逢谁是姓黄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中仙境般的景致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珠宫琳阙结为邻”以珠宫和琳阙象征仙境,暗示罗浮山中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长日云林学采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道家养生之道的向往。

“丹灶半沉惟有碣”一句,通过描述半沉的丹灶和仅存的石碑,营造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同时也暗示了修炼之路的艰难与不易。“桃源虽在却迷津”则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追寻与困惑,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梅花开处空劳梦,蝴蝶飞来不着身”两句,以梅花和蝴蝶为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频向羽流相借问,相逢谁是姓黄人”表达了诗人对道家高人的渴望与敬仰,以及在寻找精神导师过程中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道家哲学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浮山中四首(其三)

采药西林薄暮回,柴门遥对乱峰开。

鹤归几阵松云重,猿啸一声山雨来。

风径茏葱吹作管,石池清浅汎为杯。

却愁秋老荷衣薄,一片流霞手自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罗浮山中四首(其四)

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

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

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杂兴(其一)

浮山千万仞,上有珠树林。

云霞互亏蔽,鸾鹤巢其阴。

仄闻紫烟客,羽驾纷来临。

玉液有馀清,云璈多远音。

我无双飞燕,失路杳难寻。

安得如珠黍,聊用慰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兴(其二)

潭中有浴鸟,相传是凤凰。

不饮复不啄,遍体生文章。

商风西北起,将举复回翔。

世无梧桐枝,尔当游何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