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又作(其二)

昨日日高犹烂漫,今朝风动渐稀疏。

我行三日归来看,只恐枝头一片无。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花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充满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首句“昨日日高犹烂漫”,描绘了昨日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的灿烂景象,用“犹”字强调了花朵的繁盛与生命力。接着,“今朝风动渐稀疏”则转折至今日,风吹过,花朵开始变得稀疏,暗示着美好时光的逐渐消逝。通过“渐”字,诗人细腻地表现了变化的过程,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与自然界的规律。

后两句“我行三日归来看,只恐枝头一片无”,表达了诗人对花落的担忧与期待。他离开后过了三日再归来,担心花朵可能已经全部凋零,只剩下枝头一片空寂。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也是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花开花落的循环,以及人对于这一过程的感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的画卷,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美好事物易逝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和深邃的思考。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花落又作(其三)

鱼鳞满地雪斑斑,蝶怨蜂愁鹤惨颜。

只有道人心似水,花开花落总如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朝陵行

山行自好况清明,朝陵偶作东门行。

青山百里恣奇览,怪哉风伯何无情。

怒木惊沙鸣不息,四野无人日无色。

垂头阖眼信马行,咫尺有山看不得。

昌平少憩朝跻登,眵眼一洗犹瞢腾。

夜深星斗光若动,黑云肤寸从东升。

归程复指昌平郭,万窍号呼止还作。

曾闻飘风不终朝,我行三日三日恶。

平生万事多乖违,感尔风伯能追随。

前日相迎今日送,眷恋岂要赓前题。

还家颒面坐未定,天日融和风寂静。

形式: 古风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一)

赏心多与宦情违,三载来游一日归。

树下杯行殊草草,水边人去更依依。

郊原却略青骢度,天水苍茫白鸟飞。

回首青山应笑我,漫将尘土涴苔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京城西山三首(其二)

三年渴思玉山泉,濯足盘陀一爽然。

寒漱石根鸣决决,光摇云影静娟娟。

诸贤好作山阴会,老子仍工水底眠。

汲得一瓢城里去,霈为甘雨洒炎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