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一○七)

嗔恚灭功德,如火燎豪毛。

百年修善业,一念恶能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诗并序》之其一○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嗔恚灭功德,如火燎豪毛。” 这句诗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愤怒和怨恨会消耗一个人的善行和功德,就如同火焰焚烧细小的毛发一样,不留痕迹。它警示人们,情绪的失控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破坏自己积累的善果。

“百年修善业,一念恶能烧。” 这句进一步强调了善行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一个瞬间的恶念或行为却足以摧毁这一切。它提醒我们,即使在长期的善行中,也要小心谨慎,避免一时的冲动导致前功尽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佛教中关于因果报应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思想,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珍惜每一次善行的机会,警惕并克制负面情绪的影响。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一○八)

三年作官二年半,修理厅馆老痴汉。

但知多□与梵志,头□笠子雨里判。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诗并序(其一○九)

六贼俱为患,心贼最为灾。

东西好游浪,南北事同回。

疾姡终难却,悭贪去即来。

自非通达者,迷性若为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诗并序(其一一○)

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

有即浑家用,曹罗唯一身。

法律刑名重,不许浪推人。

一朝囹圄里,方始忆清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诗并序(其一一一)

人受百岁不长命,中道仍有死伤人。

唯能纵情造罪过,未能修善自防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