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呈范景仁

草木正蕃庑,孰知天地秋。

况兹宿雨馀,景气益和柔。

消摇愧簪绂,梦想怀林丘。

兹志久未果,素发今已稠。

仰视白日光,浩荡浮云流。

安得黄鹤羽,陵风千里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草木生机勃勃,谁会想到这是秋天来临?
加上昨晚的雨水,景色更加宜人和柔和。
我内心不安,深感愧对官场的束缚,怀念起山林的生活。
长久以来的心愿未能实现,如今白发已多,岁月不饶人。
抬头看那阳光,广阔无垠的云朵在天空中飘荡。
如何能得到黄鹤般的翅膀,翱翔千里,任意游历。

注释

孰知:谁知道。
天地:自然界的天地。
宿雨:昨夜的雨。
景气:景色,气象。
簪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官场。
林丘:山林。
素发:白发。
稠:多。
浩荡:广大。
浮云流:飘动的云彩。
黄鹤羽:黄鹤的翅膀。
陵风:逆风而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画,开篇即以“草木正蕃庑”刻画出万物繁茂之景,同时通过“孰知天地秋”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无限遐想。接着,“况兹宿雨馀,景气益和柔”则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后,大地回春、景色更加温婉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秋天的丰富多彩,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消摇愧簪绂,梦想怀林丘”中的“消摇”可能指的是秋风轻拂,或许是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起伏。这里的“簪绂”则可解作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追思,而“梦想怀林丘”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林之地的向往。

至于“兹志久未果,素发今已稠”,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某些愿望或理想长时间无法实现而感慨。同时,“素发今已稠”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年华已增长,头发也渐渐转白,这不禁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悲凉。

“仰视白日光,浩荡浮云流”则是诗人抬头望向晴朗的秋日阳光,以及那不断变化、飘逸而去的云朵。这些自然景象似乎给了诗人灵感,也让他的心境得以开阔。

最后,“安得黄鹤羽,陵风千里游”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飞翔的愿望。“黄鹤羽”常用来比喻仙人的羽衣,这里的“陵风”意指乘着秋天的微风,而“千里游”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远大志向和对自然之美无限的向往。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之饮酒诗呈宜甫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

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

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荐新螯酒满船。

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床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意呈邻几吴冲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种竹

种竹南墙阴,竹生皆北响。

苟非阳在北,竹性安可强。

乃知就阳意,草木皆有情。

园葵最柔弱,独取倾心名。

形式: 古风

药圃

三蜀膏腴地,偏于药物宜。

小畦千种聚,春雨一番滋。

山相惭多识,桐君未遍知。

佗年似胡广,养寿复扶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