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二首(其二)

无才甘遐遗,因以静自适。

长衢去马疏,深巷来辙隔。

雨馀草木长,树杪梨欲坼。

烦襟忽然醒,如飨九鼎食。

新凉不嫌贫,于我亦有获。

屏书去不观,兀坐面东壁。

水深䵷欲鸣,日入鸟还息。

为谢扬子云,无玄安取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喜雨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在雨后静谧环境中自我反思的心境。

首句“无才甘遐遗,因以静自适”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淡然态度,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长衢去马疏,深巷来辙隔”描绘了雨后街道的空旷与宁静,马车稀少,深巷传来的声音也显得格外清晰。

“雨馀草木长,树杪梨欲坼”描述了雨水过后,草木生长茂盛,梨树枝头似乎即将裂开,预示着丰收的希望。“烦襟忽然醒,如飨九鼎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被雨水洗净,如同品尝到了珍贵的食物,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愉悦。

“新凉不嫌贫,于我亦有获”表明诗人即使在贫穷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收获,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屏书去不观,兀坐面东壁”写出了诗人放下书籍,独自坐在东壁前沉思的状态,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水深䵷欲鸣,日入鸟还息”描绘了夜晚来临,水中的动物开始鸣叫,而鸟儿则归巢休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为谢扬子云,无玄安取白”则是诗人借用扬雄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无玄妙之言,但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反思人生的态度,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盛进士应期归娶吴中

终生文彩弃繻辰,建业秋风擢桂新。

阙下杏花还属子,召南桃叶正宜人。

上章许得天颜笑,奠雁光生故里春。

大小登科俱入手,高堂况有黑头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欧阳子履董广东学政

六一风流殊未远,一门双璧价能齐。

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

凤沼挥毫奎宿逼,羊城按节瘴云低。

朔南此去应渐被,声教行看到四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人之南丰

文章星斗南丰在,县说南丰意向之。

千里闻君当教邑,后生文体更谁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吴编修克温归省宜兴

玉堂退直几相从,茗碗薰炉坐晏舂。

远别芳洲生杜若,清词秋水出芙蓉。

交情淡爱周公瑾,宦况轻怀邴曼容。

问罢起居还就道,渭阳云树思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