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王鏊所作的《送欧阳子履董广东学政》。诗中以“六一风流”开篇,巧妙地引用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别号“六一居士”,表达了对欧阳子履才华的赞誉。接着,“殊未远”三字,既是对欧阳修影响力的肯定,也暗示了欧阳子履将继承先贤遗风,光大文脉。
“一门双璧价能齐”一句,赞美欧阳子履与他的兄弟或家族成员才华相当,犹如并蒂莲般齐名,形象生动。接下来,“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赞扬欧阳子履在短时间内迅速晋升,执掌文教大权,并且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得以脱颖而出,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才能。
“凤沼挥毫奎宿逼”描绘了欧阳子履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如同凤凰在沼泽挥动羽毛,奎星为之辉映。“羊城按节瘴云低”则通过地理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欧阳子履赴任广东学政时的庄重与威严,同时也暗示了他将面对的挑战与困难。
最后,“朔南此去应渐被,声教行看到四黎”表达了对欧阳子履此次赴任的期许,希望他的教化之风能够逐渐传播,最终惠及四方黎民,实现教育普及与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欧阳子履个人才华、品德以及未来使命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敬意与祝福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