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道中闻子规

行行西上竟何依,一片春帆带落晖。

归梦独随流水远,客程惟觉故人稀。

飞花小圃鹃声急,芳草平原树影微。

惆怅乡关渺何许,东风回首欲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锡山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行行西上竟何依,一片春帆带落晖”,诗人独自一人,步履西行,心中却无依无靠。夕阳余晖映照在春日的帆船上,画面静谧而略显寂寥,仿佛预示着旅程的孤独与漫长。

颔联“归梦独随流水远,客程惟觉故人稀”,诗人梦见自己独自随流水远去,而现实中的旅途中,感到朋友和亲人愈发稀少。这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颈联“飞花小圃鹃声急,芳草平原树影微”,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小园中飞舞的花瓣与急促的杜鹃叫声交织在一起,芳草覆盖的平原上,树影隐约可见。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尾联“惆怅乡关渺何许,东风回首欲沾衣”,诗人面对着遥远的故乡,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无奈。东风吹过,他不禁回头望向故乡的方向,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这最后一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法言说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至京口

北上南徐舣画桡,欲将兴废问前朝。

依山城郭高低堞,近水人家早晚潮。

风到海门鸥社散,草青江路雉媒娇。

梦溪风物今何在,故垒离离细柳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鹤林寺

润州城外古招提,杖策来寻日向低。

林废不堪黄鹤怨,花空惟听杜鹃啼。

香台草长迷行迹,竹院苔深漫石题。

坐对青山无一语,出门蹊路失东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渡江

解缆朝离铁瓮城,倚篷偏使客心惊。

云连极浦千山绕,风转危樯五两轻。

淮甸日斜春草绿,海门潮落大江横。

兴亡尽付东流水,日夜滔滔似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郭璞墓

一石巉岩似琢成,何年此地卜佳城。

衔刀自信难逃祸,撒豆徒闻可化兵。

雨过隧前无草色,月明江上有潮声。

鹊巢双树南岗路,千古人传死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