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二)极目亭望西山

翻翻翠叶梧桐老。雨后凉生早。葛巾藜杖正关情。

莫遣繁蝉、容易作秋声。遥空不尽青天去。

一抹残霞暮。病馀无力厌跻攀。

为寄曲阑幽意、到西山。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览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远方山色的向往之情。

“翻翻翠叶梧桐老”,这里的“ 翻翻”形容梧桐叶子的茂密与动感,"翠叶梧桐老"则表现出梧桐树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古老,这两句通过对梧桐叶子和树龄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

“雨后凉生早”,这句话表明在一场雨过后的清晨,空气变得清新,带来了一丝凉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里的"早"字,也暗示出诗人可能是清晨踏上了赏秋之旅。

“葛巾藜杖正关情”,这一句中“葛巾”通常指的是用葛藤编织的鞭子,"藜杖"则是一种用 藜草制成的手杖。这两者都是古人行走时所用的随身物品。"正关情"可能是表达诗人对某处或某人的思念之情,这里“正”字有着加强语气的作用。

“莫遣繁蝉、容易作秋声”,这句话是在说不要让那些繁多的蝉虫轻易地发出了秋天的声音。这里诗人可能是希望自己能独自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不被外界的喧嚣打扰。

“遥空不尽青天去”,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望向远方,看到的是那似乎无边际的青天。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向往和渴望,即想要穿越这片蓝天,达到心中的某个地方或状态。

“一抹残霞暮”,这里的"一抹"形容晚霞如同在画布上轻轻的一笔,而"残霞"则表现了夕阳落山后的那一点点余晖。"暮"字则表明时间已近黄昏。

“病馀无力厌跻攀”,这句话中,“病馀”可能是形容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感到疲惫不堪;"无力厌跻攀"则表示因为体力的不足而对攀爬之事感到厌倦。

“为寄曲阑幽意、到西山”,这里的"为寄"意味着诗人要将自己的心意托付给某物或某地;"曲阑幽意"可能是指诗人希望在曲折的栏杆间,隐藏自己对远方所寄托的深情;最后“到西山”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目的地,是他渴望达到的那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情感。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蝶恋花

薄雪消时春已半。踏遍苍苔,手挽花枝看。

一缕游丝牵不断。多情更觉蜂儿乱。

尽日平波回远岸。倒影浮光,却记冰初泮。

酒力无多吹易散。馀寒向晚风惊幔。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醉蓬莱.辛丑寓楚州,上巳日有怀许下西湖,作此词寄曾存之、王仲弓、韩公表

问东风何事,断送残红,便拚归去。

牢落征途,笑行人羁旅。

一曲阳关,断云残霭,做渭城朝雨。

欲寄离愁,绿阴千啭,黄鹂空语。

遥想湖边,浪摇空翠,弦管风高,乱花飞絮。

曲水流觞,有山公行处。

翠袖朱阑,故人应也,弄画船烟浦。

会写相思,尊前为我,重翻新句。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鹧鸪天(其一)十二月二十二日与许干誉赏梅

不怕微霜点玉肌。恨无流水照冰姿。

与君著意从头看,初见今年第一枝。

人醉后,雪消时。江南春色寄来迟。

使君本是花前客,莫怪殷勤为赋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