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泠台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

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

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

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

落落晞白发,身世秋毫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清泠台》。沈辽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见长,此诗便是其佳作之一。

诗中开篇“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点明了清泠之景并非人为营造,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并未能亲自建造这样的台阁,却也为其命名,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两句,诗人虽赞美南山之美,但又感叹未能见到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变幻莫测的向往。接下来“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青溪水波不兴,远处传来鸿雁的叫声,增添了几分空灵与悠远。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一句,诗人借饮酒之事,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明,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外界物质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澄明。最后“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弹琴之人通过音乐达到心灵的平和,这与外界的纷扰无关,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沈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崇尚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耕东坡

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

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

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其一)

邯郸一梦黄粱熟,人生正如水中木。

不向黄尘瞠病目,悽悽犹寄一椽屋。

物外日月无淹速,苟能自达万事足。

清明神观何可渎,不在文章夸满腹。

少壮已往谁能逐,此身正如车轪毂。

始来齐山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穿云作巢倚山麓,白发老人谁检束。

山松森森半天绿,松下石色如苍玉。

古人清风那可续,夫子知我心所欲。

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复区区论往躅。

形式: 古风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其二)

老去不为世网萦,我为清冷亦假名。

不识丹台与赤城,此间寂寂无人声。

下视千里山川平,其间隐显自晦明。

稽康作乐知未精,庄周能宁何用撄。

有动不在弹与枰,至静何为论搀枪。

大饮不复论缸罂,一醉宁复更解酲。

当如美璞含其英,不如不琢鸣琤琤。

一去一来寄死生,宠辱外事何足惊。

高篇琅琅示我情,久已丧魄今载营。

呼奴拥彗扫柴荆,当有佳客来此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曾处善赴宝应尉

我初隐身治蓬藟,馀生不复人间世。

左山右山白云上,一动一静浮尘外。

齐山山上老夫庵,青溪溪南侍中第。

朱颜公子不易识,短衣款段来相际。

长堤相望虽甚远,有意即行终不计。

东邻竹阁长夏热,我构云巢方自蔽。

斓斑石台始一眺,寂静庵基犹未薙。

随云步访胡矮老,放怀止得殊师利。

石桥寺前夜月冷,金鸡峰下秋霖霁。

君恃马足下惮远,我驾蓝舆随处税。

六峰老师气轩豁,九华雌山苦阴晦。

庵前菜茹常不厌,城里羊肩难数置。

漫天风雪一畅目,满榻春阳欣炙背。

裴休自参黄檗禅,梅福岂是南昌尉。

相见终年已解空,分襟一别那成滞。

拍江春水浮鹢首,万里青天运鹏翅。

顺风莫寄南来书,老夫柴门多自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