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其一)

邯郸一梦黄粱熟,人生正如水中木。

不向黄尘瞠病目,悽悽犹寄一椽屋。

物外日月无淹速,苟能自达万事足。

清明神观何可渎,不在文章夸满腹。

少壮已往谁能逐,此身正如车轪毂。

始来齐山秋正肃,山间于于太古俗。

穿云作巢倚山麓,白发老人谁检束。

山松森森半天绿,松下石色如苍玉。

古人清风那可续,夫子知我心所欲。

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复区区论往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邯郸一梦黄粱熟”开篇,引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将人生比作水中浮木,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不向黄尘瞠病目,凄凄犹寄一椽屋”,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

“物外日月无淹速,苟能自达万事足”,诗人认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清明的神态不应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不在文章夸满腹”,则强调了知识的真谛不在于炫耀,而在于实际的运用与内心的感悟。

“少壮已往谁能逐,此身正如车轪毂”,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年轻时的努力与追求难以追回,生命如同车轮上的零件,终将老去。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齐山的秋景,以及山间古朴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对自然与传统价值观的向往。

“山松森森半天绿,松下石色如苍玉”,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古人清风那可续,夫子知我心所欲”,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内心追求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人生、自然、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其二)

老去不为世网萦,我为清冷亦假名。

不识丹台与赤城,此间寂寂无人声。

下视千里山川平,其间隐显自晦明。

稽康作乐知未精,庄周能宁何用撄。

有动不在弹与枰,至静何为论搀枪。

大饮不复论缸罂,一醉宁复更解酲。

当如美璞含其英,不如不琢鸣琤琤。

一去一来寄死生,宠辱外事何足惊。

高篇琅琅示我情,久已丧魄今载营。

呼奴拥彗扫柴荆,当有佳客来此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曾处善赴宝应尉

我初隐身治蓬藟,馀生不复人间世。

左山右山白云上,一动一静浮尘外。

齐山山上老夫庵,青溪溪南侍中第。

朱颜公子不易识,短衣款段来相际。

长堤相望虽甚远,有意即行终不计。

东邻竹阁长夏热,我构云巢方自蔽。

斓斑石台始一眺,寂静庵基犹未薙。

随云步访胡矮老,放怀止得殊师利。

石桥寺前夜月冷,金鸡峰下秋霖霁。

君恃马足下惮远,我驾蓝舆随处税。

六峰老师气轩豁,九华雌山苦阴晦。

庵前菜茹常不厌,城里羊肩难数置。

漫天风雪一畅目,满榻春阳欣炙背。

裴休自参黄檗禅,梅福岂是南昌尉。

相见终年已解空,分襟一别那成滞。

拍江春水浮鹢首,万里青天运鹏翅。

顺风莫寄南来书,老夫柴门多自闭。

形式: 古风

五叶松

在昔金池藏,远自朝鲜来。

钵中黄松实,散向庵前裁。

迨今几百年,已出白云堆。

莹润孔翠质,夭矫苍龙媒。

五岐媚夭葩,繁日半山开。

秋风黄莆拆,玉粒谢徂徕。

我语九华人,为我乞条枚。

还令古师意,长对清冷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保宁太君挽词(其一)

自适田闾乐,不随华宠移。

庞恩开大邑,懿德镂丰碑。

古泽浩东注,仙山安不隳。

高门有孝嗣,巨痛感风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