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早春的宴会景象,展现了诗人与同僚在大自然中的轻松愉悦。开篇“同官载酒出郊圻”透露出是一次与同事携酒外出的欢聚活动,“晴日东驰雁北飞”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晴朗、鸿雁北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明朗畅快的氛围。
诗中“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两句,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风光,而且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情趣。春云如同画家笔下的墨迹,而垂柳则像是自然界中最柔美的线条,共同宣告着春意盎然。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场所的赞赏和自己醉酒后返回的愉悦心情。池水流转,让人感到时间的悠长而又不切实际;而台上的宴席则更适合于沉醉其中,忘却烦恼。
最后,“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繁忙官职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渝友情的期许。尽管日常的州县之务让人感到辛劳且难以衡量,但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与同僚能够像连环的马匹一样,不断地相伴而行,永远不分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宴会生活的感性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忙碌官职之余,对美好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今日好相见,群贤仍废曹。
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绛叶拥虚砌,黄花随浊醪。
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
良牧徵高赏,褰帷问考槃。
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
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