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住庵僧

垂帘清昼篆烟霞,满地苍苔衬落花。

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閒懒为客煎茶。

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

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僧人生活场景。首句“垂帘清昼篆烟霞”,以“垂帘”暗示僧房的静谧,通过“清昼”和“篆烟霞”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满地苍苔衬落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苍苔与落花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禅意。

“习寂不须天送供,图閒懒为客煎茶。”这两句表达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无需外界的供养或客人的打扰,自得其乐。煎茶本是日常之事,但在僧人眼中,却成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寒炉煨芋留残火,怪衲连云缀断麻。”描述了僧人在寒冷季节里,用炉火煨煮芋头,留下余温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怪衲与断麻的描绘,更添了几分禅宗的神秘与超脱。

最后,“兀坐不知天早晚,月移松影上窗纱。”这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间仿佛静止的世界,僧人独自坐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连时间都变得模糊。月光轻移,松树的影子悄悄爬上了窗纱,这一幕既宁静又富有诗意,完美地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以及他们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5)

雪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僧。嘉靖中游金陵,不拘戒律,日饮茗,间或食酒肉。专修净土宗。每见法师讲经,便笑曰:“乱说。”偶出一语驳难,闻者汗下无以应。工诗文,自序其诗,每以寒山、拾得自况

  • 籍贯:

相关古诗词

寄曦春谷讲师

有德高僧亦有年,少曾行到寺门前。

寻常独看华严处,十二时中柏子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林屋洞天

群山包水水包山,金作芙蓉玉作环。

洞里有天通五岳,山中无地著三班。

白云彷佛鸡初唱,碧海迢遥鹤又还。

可惜桃花有凡骨,年年随浪出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云山赞二首(其一)阴长生

阴君惜灵骨,圭璧讵为宝。

日夜名山侧,果得金丹道。

忧伤永不至,光颜如碧草。

若渡西海时,致意三青鸟。

形式: 古风

云山赞二首(其二)秦女

青琴既旷世,绿珠亦绝群。

犹不及秦女,十五乘綵云。

璧质人不见,琼光俗讵闻。

愿使洛灵往,为我道奇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