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六)

触有羸其角,进有跋其胡。

膏车秣吾马,白日在修途。

虽乏亡何杯,颇多未见书。

力学致事功,良田本深锄。

形式: 古风

翻译

角力时我显得力不从心,前进时步履艰难。
喂饱我的车马,阳光照耀在长长的道路上。
虽然缺少美酒,但书籍却读得不够多。
努力学习以求事业成功,优良的土地原本就需要深耕。

注释

羸:疲弱,力不从心。
角:比赛角力。
跋:行走困难。
胡:古代对马头的称呼。
膏车:喂饱车马。
秣:喂食。
修途:长路,宽阔的道路。
亡何杯:美酒,泛指佳酿。
未见书:未曾见过的书,意指读书不多。
力学:努力学习。
致事功:达到事业上的成就。
良田:优良的土地。
深锄:深耕。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奔波劳碌的生活场景与内心感受的诗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忙碌中仍不忘学习和努力工作的情怀。

“触有羸其角,进有跋其胡。”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紧迫与繁重的生活状态,“羸”指牛羊等动物的犄角,这里用来比喻忙碌中的碰撞和困扰;“跋”则是脚步匆匆,急于赶路之意。整句表达了诗人在繁忙中不断前进的情景。

“膏车秣吾马,白日在修途。”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上述情境。“膏车”即涂油保养车辆,“秣吾马”则是喂食自己的马匹。诗人通过对车马的照料,展示了他对旅途准备的认真态度,而“白日在修途”则表明尽管天色已晚,但诗人的道路还很长,暗示了他的旅途艰辛和不懈怠。

“虽乏亡何杯,颇多未见书。” 这两句转向内心感受的表达。“乏亡何杯”意指尽管疲惫但也没有什么可以慰藉自己,“颇多未见书”则意味着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学习的地方。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虽然身处忙碌,但内心依旧渴望学习和进步的情感。

“力学致事功,良田本深锄。” 最后两句强调了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身能力以成就事业的决心。“力学”即用力学习,“致事功”指的是要通过学习达到成就事业的目的;而“良田本深锄”则是比喻勤奋耕耘,以求获得丰硕的果实。这里的“良田”象征着美好的前途和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忙碌中不忘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七)

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

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

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

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八)

南山缚虎师,肯顾世书字。

扬眉哦楚喉,鼎畔倒侯喜。

诗声一苍蝇,下到霹雳耳。

庸庸老寻常,物外有奇伟。

形式: 古风

赠江瞻道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

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

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

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

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

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

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

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

我友居淮滨,饮德悉自幼。

岂期羁旅间,乃获闻謦欬。

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

埋藏困尘埃,要以不可垢。

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

馀亏能几何,不待勉而就。

乃知昔求艰,特以见未久。

但忧奔莫及,敢惮喘而走。

我心子所知,濩豁无所囿。

是以行于世,往往得嘲诟。

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丑。

立之明鉴前,乃见其可否。

子于我无嫌,告我当苦口。

惟我于改过,窃不敢自后。

嗟予迫饥寒,子亦仰五斗。

何当两有归,投老作邻叟。

形式: 古风

赠邠老

衰疲坐甑极蒸嘘,念子柯山守旧庐。

卢叟今无僧送米,董生时有吏徵租。

上书自荐心应耻,扶策躬耕计未疏。

虎豹九关今肃穆,王门行看曳长裾。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