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似之秉烛观梅诗

冻色沈万象,晴巅露皑皑。

通宵月观梦,梦破东风来。

小立值芳气,微寻见寒胚。

我病亦呼客,沙边久徘徊。

恍然惊老眼,一枝印清杯。

应知尘意尽,故向癯儒开。

谪仙爱逃禅,兹心政难灰。

觇新不待晨,烧烛寒岩隈。

草木有含章,发挥要天才。

赖公管领春,笔端起潜雷。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严冬的色彩沉寂万物,山顶上覆盖着洁白的雪。
整夜仰望明月入梦,梦醒时分东风拂面而来。
在芬芳中稍作停留,细微寻找寒冷的气息。
我病弱也邀请客人,长久站立在沙岸边徘徊。
猛然间,老眼被惊醒,映照在清澈酒杯中的是一枝梅花。
应知尘世烦恼已消散,特意向清瘦的书生展示。
谪仙爱好逃离尘世,这份心境永远不会冷淡。
探求新生无需等待黎明,举烛照亮寒岩的角落。
草木蕴含智慧,展现出来需要天赋和时机。
幸亏有您的引领,春天在笔尖下唤起潜藏的雷声。

注释

冻色:严冬的色彩。
沈万象:沉寂万物。
晴巅:山顶。
露皑皑:洁白的雪。
通宵月观梦:整夜仰望明月入梦。
梦破东风来:梦醒时分东风拂面。
小立:稍作停留。
芳气:芬芳。
寒胚:寒冷的气息。
我病亦呼客:我病弱也邀请客人。
沙边久徘徊:长久站立在沙岸边。
恍然:猛然。
老眼:老眼。
一枝印清杯:映照在清澈酒杯中的梅花。
尘意尽:尘世烦恼已消散。
谪仙:谪仙人。
兹心:这份心境。
烧烛:举烛。
寒岩隈:寒岩的角落。
草木有含章:草木蕴含智慧。
发挥要天才:展现出来需要天赋。
赖公:幸亏有您。
笔端起潜雷:笔尖下唤起雷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夜,诗人在月光下观赏梦中的梅花,梦醒后东风到来,带来了生机。诗中“冻色沈万象”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冬日万物凛冽的景象;“晴巅露皑皑”则是对白天阳光下雪峰之美的描绘。“通宵月观梦,梦破东风来”表现了诗人夜观梅花于梦中的情景,而梦醒后便是春风到来的生机勃发。

“小立值芳气,微寻见寒胚”中,“小立”可能指诗人暂时停留欣赏之意,“芳气”则是梅花的香气,“微寻见寒胚”表达了在细微之处发现春天的初萌。接着“沙边久徘徊”描述了诗人在河沙边久久徘徊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恍然惊老眼,一枝印清杯”中,“恍然惊老眼”可能表达了一种突然间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惊觉,而“一枝印清杯”则是用梅花的一枝来比喻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记忆。

“应知尘意尽,故向癯儒开”中,“尘意尽”可能指世俗的欲望已经消散,“故向癯儒开”则是表达了诗人想要开启心中的智慧之门。

“谪仙爱逃禅,兹心政难灰”一句,可能是在说诗人内心深处对道法禅定的向往,以及这种精神追求的困难。“觇新不待晨,烧烛寒岩隈”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寻找新的境界,不等到天亮便点燃蜡烛,在寒冷的山洞中静坐。

“草木有含章,发挥要天才”表达了自然万物皆有其内在之美,而这种美需要通过文学创作来展现。最后,“赖公管领春,笔端起潜雷”则是对一位能掌控春意的诗人(可能指李似之)的赞誉,以及诗人笔下能够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如同潜藏的雷鸣。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和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岁月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和李巽伯春怀

山寒古寺清,断续春朝雨。

遥怜远客情,寂寞谁晤语。

平生气轩昂,失意今易与。

有酒即佳晨,无兵皆乐土。

微吟对节物,林静幽花吐。

悠悠念乡邑,耿耿悲豺虎。

知有济时才,从横在谈麈。

功名恐未迟,老翮期更举。

形式: 古风

和温其对月之什

意根如乱苗,已薙仍复生。

读君对月吟,知君怀未平。

怀悽有丰恨,吟苦无和声。

雄豪睨一世,失路鸿毛轻。

所以达观士,荣枯两忘情。

苍苍古松林,下有寒泉清。

醉倒石上眠,山禽唤人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熊叔雅四咏(其一)石峰春霭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濛处。

何如扫浮阴,尽放岧峣露。

形式: 五言绝句

和熊叔雅四咏(其二)清湖骤雨

快雨不相期,平湖忽萧飒。

坐久日明檐,繁声静中灭。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