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

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

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想要告别湖上的朋友,约定在傍晚时分回到西边的树林。
放声高歌,歌声随风远扬,在月光映照下划船而行。
无需更夫报时夜晚的深浅,禅房原本就不受世俗的约束。

注释

欲别:想要告别。
湖上客:湖上的朋友。
暮期:傍晚时分。
西林:西边的树林。
高歌:放声歌唱。
风音表:歌声随风飘扬,表达情感。
放舟:划船。
月色间:在月光下。
更人:更夫,古代夜间报时的人。
莫报夜:无需报时夜晚的时间。
禅阁:禅房,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本无关:本来就不受(时间)限制或束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欲别湖上客,暮期西林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但却也决意要离开这宁静的湖光山色,回到自己心灵的栖息之地——西林。这里的“还”字蕴含着一种归属感和自然而然的选择。

接着“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地位。他不仅以高声歌唱来与大自然对话,更是在皎洁的月光下,随意地让小舟漂浮,这种放松的心态和行为,无疑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更人莫报夜,禅阁本无关”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之事的超脱。他不愿被外界的喧嚣打扰,更不想让别人来报告夜晚的消息,因为在他看来,他所处的禅阁与世间是没有联系的。这既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清净的愿望,也体现了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向往。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与自然、与朋友以及与自我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

鹡鸰中峰近,高奇古人遗。

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

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

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

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超遥长路首,怅望空林杪。

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姑苏行

古台不见秋草衰,却忆吴王全盛时。

千年月照秋草上,吴王在时几回望。

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

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聚。

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

形式: 古风

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远客殊未归,我来几惆怅。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

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闲僧著处即经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