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海云一朵,是何人、招入医闾山骨?

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

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

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

此地宜着神仙,小山高赋罢,琼枝亲折。

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

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

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其文笔流畅,意境深远,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

开篇以“海云一朵”起兴,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又神秘的画面,仿佛是有人将这朵云彩引入了医闾山的骨髓之中,赋予了它生命与力量。接着,“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辽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仿佛是历史的长河在洗涤着山川的轮廓,使其在光影中时隐时现,展现出一种超脱于时间之外的永恒美。

“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之感,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明亮的夜晚,月光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心灵深处的窗户,让人得以窥见宇宙的奥秘与内心的宁静。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喧嚣与纷扰之中,保持一颗清明的心灵,如同明月般照耀着前行的道路。

“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将目光转向传说中的仙境蓬莱,以一汪清澈的水池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纯净与美好。在这里,词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内心纯洁的渴望,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词人自比为一只从江东飞来的仙鹤,与悠闲的白云为伴,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他以“出岫无心”、“平波好住”等语句,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图景,同时通过“揽佩还重结”、“且歌征角”等动作,展现了词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在尊前试扣清越,更是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颂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念奴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学境界,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二首(其一)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

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

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

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

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二首(其二)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两年多少闲情?

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而今往事难追省,泪如丝、不透重扃。

把深杯、酬向遗编,易传元经。

仙人闻说辽东鹤,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

伤心欲奏招魂赋,怕夜台、猿狖还惊。

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齐天乐.六月闻蛩

西风幸未来庭院,秋心便劳深诉。

石井苔深,铜铺草浅,别有凄凉情绪。流年暗数。

甚蛙嘿蝉瘖,任他风雨。

多谢殷勤,尊前特与说迟暮。

庾郎愁绝如此,便从今夜夜,相和悲语。

吟稳还惊,声孤易断,消受一秋凉露。江南梦苦。

记雕笼携来,昼堂斗去。快听雄鸣,为君拂衣舞。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庆春宫.秋馆

声歇骊歌,日斜乌堠,渐村火逗林隙。

门柳阴枯,园蝉嘶断,早安排与凄切。

绮疏雕槛,换今夜、蛩阶藓壁。

风灯摇梦,霜柝敲愁,燕楼天隔。

几年北去南来,黄菊丹枫,短亭孤驿。

同是天涯,住为佳耳,何事宾鸿催客。

计程明日,更门外、山横万叠。

伴教醉也,店月桥霜,怎生禁得。

形式: 词牌: 庆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