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老人歌

东皋老人七十馀,眼明能读细字书。

年来不肯城郭住,无事只爱东皋居。

东皋所居良不俗,松竹桑榆翠围屋。

前畦后圃花相映,满眼儿孙美如玉。

老人心中乐闲旷,时时倚杖东皋上。

乌纱侧裹酒半酣,目送飞云度青嶂。

吾知老人与世违,东皋幽处无是非。

吁嗟怵迫何所为,世间富贵多危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东皋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居住在环境清幽的东皋,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老人眼明手巧,仍能阅读细字书籍,显示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且充满活力。

诗中提到老人“不肯城郭住”,表明他对城市生活的厌倦,更倾向于乡村的宁静生活。他喜爱在东皋的松竹桑榆翠绿环绕的屋舍中,享受着前园后圃花团锦簇的美景,以及子孙环绕的温馨。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老人对自然与家庭的深厚情感。

老人的心境“乐闲旷”,他时常倚杖于东皋之上,欣赏着乌纱帽下酒意微醺的自己,目光远眺,似乎在思考着人生与宇宙的关系。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最后,诗人以“吾知老人与世违”点明老人与世俗的疏离,强调他在东皋的幽静之地,远离是非,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对于那些被世间名利所困扰的人来说,“怵迫何所为,世间富贵多危机”,表达了对追求物质财富者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皋老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舟图为王公择作

小船载雪月明里,一色溪山夜如水。

岩前哀狖噤无声,沙上眠鸥惊不起。

引觞击楫歌调清,到门兴尽非无情。

丹青岂必图千载,王氏风流今尚在。

形式: 古风

敬亭云歌送吴子归宣城

敬亭山中生白云,有时化作五色文。

从龙下山为雨去,欲与世上袪尘氛。

由来舒卷不可测,遥天烱烱无遗迹。

甘雨未洽尘未消,直使时人空叹息。

归来偃蹇敬亭上,点缀青山千万状。

曾巅高拥白玉屏,半岭间张素丝障。

云兮云兮尔才未尽施,只恐复被苍龙知。

乾坤上下相追随,青山欲恋无还期。

形式: 古风

菖蒲歌

蒲生山泽间,水石长为徒。

超然尘土外,秀色清而腴。

印公爱之如寂公,当轩盆植数十丛。

虽无仙人鸾凤状,好事剪拂还相同。

叶如虬须直不卷,根穿石罅连苍藓。

昔闻张生十二节,苏子九花今宛宛。

眼中清气端可掬,此处焉知有尘俗。

去年赠我小石盆,几上团团青一簇。

知君定出聊自怡,此心岂为物所移。

色空都忘心境寂,寥寥独坐轩中时。

形式: 古风

水西图诗

水西绝境江左无,何君好事写作图。

良工意匠善盘礴,三峰涌出青芙蕖。

古木如龙半天耸,白云翩翩欲飞动。

桓彝庙前莎草长,遗民矶下溪流汹。

浮图隐隐林端起,知是山腰上方寺。

高阁五月秋霜寒,山僧坐阅人间世。

竹边幽径花丛丛,濯缨亭古连东峰。

赏溪渡口风浪歇,棹舟之子来相从。

我居山中二十载,披图一见心目骇。

昔来年少今白头,山色青青长不改。

何君何君尔好奇,涧阿与尔诛茅茨。

卷帘微雨对东郭,高咏谪仙云锦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