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使馈香分送诸公

南越名香屑异才,远人持赠比璚瑰。

采经铜柱秋云湿,薰对珠崖夕照开。

入朝喜见朱鸢定,充贡还随白雉来。

久忆诸公喜分送,却愁薏苡误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安南使馈香分送诸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越名香的珍贵与独特,以及它在朝堂上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

首先,诗中提到“南越名香屑异才”,点明了香料的非凡品质和独特性,暗示其来源地——南越,即现在的越南地区,是香料的宝库。接着,“远人持赠比璚瑰”一句,将香料比喻为珍稀的宝石,强调其价值之高,以及赠送者的诚意与尊贵。

“采经铜柱秋云湿,薰对珠崖夕照开”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香料采集与使用的场景。铜柱和珠崖,分别代表了香料的产地和使用地点,秋云湿和夕照开则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赋予了香料以生命和情感。

“入朝喜见朱鸢定,充贡还随白雉来”则进一步展示了香料在政治和外交中的角色。朱鸢和白雉都是古代象征吉祥的鸟类,此处用以形容香料作为贡品进入朝廷时的庄重与荣耀。

最后,“久忆诸公喜分送,却愁薏苡误相猜”表达了诗人对分享香料给同僚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担心因误解而带来的困扰。这一句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外来物品接受与理解的复杂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赞美了南越名香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其在文化交流与政治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与珍惜。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送蒙古潘学士

奎宿凝华协帝符,龟图呈画照坤舆。

衣冠治定通重译,竹帛文词变六书。

分教已从官独冷,致身宁论术犹疏。

朝来鼓棹潇湘去,处处秋粳荐白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王氏山庄

茅堂闻在断厓居,耕凿真疑与世疏。

黄石洞依秋树冷,子房祠映古苔虚。

山人自述《潜夫论》,吏部空留处士庐。

见说田间多野兴,每惭为客负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王君实

北望衣冠忆省郎,又随车驾幸滦阳。

苑中苜蓿空骐骥,池上梧桐起凤凰。

中使有时传送酒,近臣何处避含香。

上林此日无来雁,吟罢题诗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林彦广祠南北镇

中使传香下玉墀,儒臣代祀出金闺。

幡幢北起开恒岳,舟楫东回入会稽。

望海也知晨驻马,渡江休信夜燃犀。

名山见说多仙气,应得从容散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