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之邵签判赴阙

夜光不自献,天骥良难知。

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贤哉江东守,收此幕中奇。

无华岂易识,既得不自随。

留君望此府,助我怜其衰。

二年促膝语,一旦长揖辞。

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去此当安从,失君徒自悲。

念君瑚琏质,当今台阁宜。

去矣会有合,岂当怀其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明珠不会主动显露,天马的才能也难以轻易察觉。
自古以来,珍贵之物常藏于不起眼之处,可能只是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也可能出自五头公羊的皮。
江东的贤明太守,能慧眼识珠,收罗了这位幕中的奇才。
才华出众的人不易被人轻易发现,但一旦被赏识,便不会轻易离开。
我留下你,希望你能辅佐我,共度难关,你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
两年来我们促膝交谈,如今却要长揖告别。
森林深处隐藏着猛兽,河岸变迁可能使珍宝转移。
离开了这里,我该何去何从?失去你只会让我独自悲伤。
想起你的器量如瑚琏般珍贵,当今朝廷的高位你应该占据。
你离去后定有合适的际遇,不应只为个人私情而留恋。

注释

夜光:比喻人才。
天骥:比喻杰出人才。
良:非常。
一狐腋:比喻微小或隐藏的地方。
五羖皮:比喻珍贵之物。
贤哉:赞美人的贤明。
江东守:江东地方官。
幕中奇:幕僚中的奇才。
无华:没有华丽的外表。
易识:容易被识别。
府:官府。
怜其衰:怜惜他的处境。
二年:两年时间。
一旦:突然。
长揖辞:告别。
林深:比喻复杂环境。
伏猛:隐藏的猛兽。
潜珍:潜在的珍宝。
去此:离开这里。
徒自悲:白白地悲伤。
瑚琏质:比喻有高尚品质和才能。
当今台阁:朝廷的重要职位。
去矣:离去后。
会:必然。
合:合适的机会。
私:个人私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夜光不自献,天骥良难知。”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匹难以识别的良马,其美好如同夜空中的星光,不是轻易就能被人所认识的。这既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的卓尔不群,也反映出作者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这两句用古代传说中狐狸精变化为美女的故事,以及珍贵的五羖羊皮比喻朋友如同稀有宝物难以寻觅,表达了对友人非凡才能的赞赏。

“贤哉江东守,收此幕中奇。”

这里称赞江东之守(即程之邵)能够识才纳士,将这样难得的人才收入帐幔之中,表现出作者对朋友执法公正、识别人才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无华岂易识,既得不自随。”

这两句强调了真正的才能并不需要外在的装饰,它一旦被发现,就不会轻易失去,体现了作者对于朋友才华的深信和珍视。

“留君望此府,助我怜其衰。”

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留下,共同守护这份美好的情谊,并在作者面临困境时给予帮助。

“二年促膝语,一旦长揖辞。”

这里回忆了与朋友相处的两年时光,那些促膝长谈的日子,以及最终不得不说的告别之词,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惜。

“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这两句以自然景象比喻,林深代表难以预测的未来,猛兽潜伏暗示着险恶环境,而岸边的变化和珍珠的移动则象征着朋友即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去矣当安从,失君徒自悲。”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不舍和哀伤,以及对其安全和未来所持有的祝愿。

“念君瑚琏质,当今台阁宜。”

这两句中,“瑚琏质”比喻高洁无暇的品格,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朋友高尚品德的怀念,以及认为其适合于当今社会中的重要职位。

“去矣会有合,岂当怀其私。”

最后,诗人寄予厚望,希望朋友未来能够取得成功,并不用过分挂念个人的私情。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情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与被送别者之间的情谊深重,以及对友人才能的高度认可。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寄题梅宣义园亭

仙人子真后,还隐吴市门。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

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

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敝庐虽尚在,小圃谁当樊。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

爱子幸僚友,久要疑弟昆。

明年过君西,饮我空瓶盆。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一)

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

至今诗礼将,独数武、宣臣。

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

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

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二)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

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共有江湖乐,俱怀畎亩忧。

荆溪欲归老,浮玉偶同游。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

回头杂歌哭,挽语不成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