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二)

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钓船归尽。

桥外诗心迥。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西风定。

可怜潘鬓。偏浸秦台镜。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点绛唇·山月随人》,体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开篇“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月光与山色交织在一起,与诗人一同流转,给人以静谧而深远之感。翠绿色的芦苇(翠蘋)在秋风中摇曳,分割了那清冷的山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钓船归尽”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不舍。钓船即渔舟,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渔舟一艘接一艘地返回,似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回忆。

“桥外诗心迥”透露出诗人在桥边徘徊,不忍离去的心情。他的诗心随着那绵长的水面和桥边的风景而起伏,充满了对美景的不舍和深沉的情感。

“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寒冷孤寂氛围的感慨。荷花在水中盛开,但即便如此繁多,也掩饰不了那份清冷和孤独,似乎只有鸳鸯(一类水鸟)的叫声能与这种冷清相呼应。

“西风定,可怜潘鬓”则是诗人对逝去青春的哀叹。西风轻拂,带来了秋天的凉意,而“可怜潘鬓”指的是年华易逝,头发渐渐斑白,这些都是对时光无情流逝的一种感慨。

最后,“偏浸秦台镜”则是诗人在怀旧之余,又不禁想起那秦台的古镜。秦台即汉代宫殿,后世多用以指代历史的遗迹和往昔的繁华。而“偏浸”意味着诗人的心思沉浸于这面古镜中,他似乎在通过这面古镜来回望过去,寻找那些逝去的岁月。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山、水、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个人青春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玲珑四犯.京口寄所思

阔甚吴天,顿放得、江南离绪多少。

一雨为秋,凉气小窗先到。

轻梦听彻风蒲,又散入、楚空清晓。

问世间、愁在何处,不离澹烟衰草。

簟纹独浸芙蓉影,想凄凄、欠郎偎抱。

即今卧得云衣冷,山月仍相照。

方悔翠袖,易分难聚,有玉香花笑。

待雁来、先寄新词归去,且教知道。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玲珑四犯

雨入愁边,翠树晚,无人风叶如剪。

竹尾通凉,却怕小帘低卷。

孤坐便怯诗悭,念后赏、旧曾题遍。

更暗尘、偷锁鸾影,心事屡羞团扇。

卖花门馆生秋草,怅弓弯、几时重见。

前欢尽属风流梦,天共朱楼远。

闻道秀骨病多,难自任、从来恩怨。

料也和、前度金笼鹦鹉,说人情浅。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祝英台近(其一)

柳枝愁,桃叶恨,前事怕重记。

红药开时,新梦又溱洧。此情老去须休,春风多事。

便老去、越难回避。阻幽会。

应念偷剪酴醾,柔条暗萦系。

节物移人,春暮更憔悴。

可堪竹院题诗,藓阶听雨,寸心外、安愁无地。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其三)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

金勒骄风,欲过大堤去。

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

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

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

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