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洞庭衔山远远近近。枫叶如丹先报寒秋。
岘首山赢得羊公爱,长沙城曾使贾谊愁。
岭南风俗衣无丝麻,家乡特产鱼多查头。
我已患重病难以医治,又增添你遭魑魅的担忧。
几年间同笔共舰在一起。今晚起却要各渡长夜天各一份。
情投意合的景况将何在?解相思只有向南望斗牛。

注释

羊公:晋时镇守襄阳的官吏羊祜。
爱:怜爱。
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善写辞赋。
土毛: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
缟纻:白色生绢及细麻所制的衣服。
槎头:也日查头鳊,一种味道鲜美的鱼。
沉痼:久治不愈的病。
贻:赠予。
魑魅:指古代传说中生活在山泽中的山神、鬼怪。
同笔砚:指在一起学习或者共事。
兹夕:这晚上。
衾稠:衾,被子;稠,夹被。
此泛指被褥等。
牛斗:星宿名,指二十八星宿的斗宿和牛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去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开篇“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两句,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一种离别的愁绪和秋意渐浓的氛围。紧接着,“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两句,则点明了友人之中有品格高尚如羊叔子般的人,也有像贾谊一样忧郁的人,通过对不同人物性格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理解和怀念。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这里,“土毛”指的是草木丛生的地方,“无缟纻”则形容其浓密而不受打扰;“乡味有槎头”中,“槎头”是一种带有乡土气息的香料,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

接下来的“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烦恼。这里,“沈痼疾”指的是长期的病痛,而“魑魅忧”则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显示出诗人在送别之际,身心的双重煎熬。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两句,回忆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和共用的文房四宝,通过这种物质上的联系,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兹夕”指的是此夜,“间衾裯”则是指在同一床被子下,这种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最后,“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两句,则是对友情和理想的追问,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向往。这里,“斗牛”指的是天上的星宿,象征着远大而又遥不可及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性格、故土情怀、身体病痛以及友情理想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念。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

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述职抚荆衡,分符袭宠荣。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剪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岘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

无才惭孺子,千里愧同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宴张记室宅

甲第金张馆,门庭车骑多。

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曲岛浮觞酌,前山入咏歌。

妓堂花映发,书阁柳逶迤。

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宁知书剑者,岁月独蹉跎。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

烛吐莲花艳,妆成桃李春。

髻鬟低舞席,衫袖掩歌唇。

汗湿偏宜粉,罗轻讵著身。

调移筝柱促,欢会酒杯频。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