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秋夜舟泛

归棹湖中月,湖波静不流。

鸡声霜白浦,渔岸火红楼。

语默空遵水,星辰欲上舟。

乳鸦深卧稳,知惯大夫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东湖秋夜舟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上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湖面、鸡鸣、霜白、渔火、星辰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

首先,“归棹湖中月,湖波静不流”,开篇即以“归棹”点明了行舟的方向与目的,而“湖中月”则勾勒出月色下的湖面景象,月光如银,洒在平静的湖面上,使得湖面仿佛凝固了一般,没有一丝波纹。这种静谧的场景,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鸡声霜白浦,渔岸火红楼”,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东湖景色。鸡鸣声打破了寂静,霜白的水面映衬着晨曦的微光,而远处的渔岸上,一排红楼灯火通明,与湖面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生活的元素,使画面更加丰富。

“语默空遵水,星辰欲上舟”,这两句诗将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表达了人在舟上的感受。无论是言语还是沉默,都随着水流而流动,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星辰似乎也想要靠近船只,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最后,“乳鸦深卧稳,知惯大夫游”,通过描写乌鸦在夜晚的安静休息,暗示了东湖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大夫”可能是指经常来此游玩的官员或文人,他们对东湖的熟悉与喜爱,也从侧面反映了东湖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东湖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蕴含了人文情感的深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顿公铁壁崖

铁壁崖前坐,人间事不闻。

瀑高千尺水,秋落万重云。

月澹江连鹤,山闲我与君。

古来栖此地,悟道已成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闻屈翁山小除后三日移家住东湖

举世皆归计,惟君问去津。

天无三日腊,海有一家春。

野水亦照叶,渔夫不应人。

东湖鲤鱼好,取奉白头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夜投山寺宿

残钟山半寺,僧在隔溪回。

问我何方客,能为清夜来。

坐禅移漏转,示法举灯开。

报道石桥鹿,月深眠讲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元旦访离公不值

无由拜兰若,犹阻说年新。

师去不离寺,客来还傍晨。

鸟翻花树雪,门掩竹斋春。

童子何须问,东林这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