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回忆三十年前在草堂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变化的感慨。

首句“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直接点出了时间的变迁与个人的衰老。诗人提到三十年前的自己曾是草堂的主人,然而现在即使还活着,但头发已如细丝,这强烈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时光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的“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期充满活力的追忆。现在的诗人已经没有当年在江州任职时那般的精力去攀岩越涧,这不仅是对体能衰退的感慨,也是在时间面前个人雄心与能力之间差距的沉思。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仍然保持着诗歌创作热情的自我安慰。尽管年纪已大,被酒精所困扰,但他依旧坚持着文学创作,这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

最后,“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则是一种友谊的情感流露。诗人希望在自己离开后,朋友能够路过那熟悉的炉峰之下,并将这份情意转达给远方的东林长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衰老以及精神追求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崔湖州赠红石琴荐焕如锦文无以荅之以诗酬谢

赪锦支绿绮,韵同相感深。

千年古涧石,八月秋堂琴。

引出山水思,助成金玉音。

人间无可比,比我与君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荅之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

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剪惜花分。

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庾楼晓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