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牡丹和梁质夫

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

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

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香暗动,人未知。

翻玉拍,度金衣。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

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宋词《满江红·牡丹和梁质夫》是赵以夫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倾国倾城的风采以及独特的韵味。"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诗人以拟人手法赞美牡丹的娇媚与孤独,仿佛在问她向着何人展示她的美丽。接下来的"羞沈月姊,妒杀风姨",将牡丹比作羞涩胜过月神嫦娥,嫉妒胜过风神的女性形象,生动刻画了牡丹的魅力。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通过比喻,形容牡丹花瓣如胭脂般鲜艳,春天的气息即将消逝,而池塘中的水因牡丹的映照显得更加丰盈。"祗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和美好时光,诗人认为其独一无二。

下片转向牡丹的香气和音乐相伴的场景,"香暗动,人未知",暗示牡丹的香气悄然弥漫,引人陶醉。"翻玉拍,度金衣",可能是形容牡丹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华丽的舞者。"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进一步强调牡丹无论何种颜色都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

最后,诗人联想到洛阳牡丹的盛名,以及京都太平盛世的美好,想象自己在沈香亭北欣赏牡丹并创作新词,酒醉而归,流露出对繁华景象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分展现了牡丹的美和诗人的雅兴。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

天凉来傍荷花饮。携手看云锦。城头玉漏已三更。

耳畔微闻新雁、几声声。兰膏影里春山秀。

久立还成皱。酒阑天外月华流。

我醉欲眠、卿且去来休。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红木樨次谢主簿

素娥冷淡愁无奈。小作施朱态。霓裾霞佩下瑶台。

一朵绿云围绕、送春来。玄霜捣尽丹砂就。

拼醉长生酒。羡君幽壑狎流年。

把住西风长对、广寒仙。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解语花.东湖赋莲后五日,双苞呈瑞。昌化史君持以见遗,因用时父韵

红香湿月,翠影停云,罗袜尘生步。并肩私语。

知何事、暗遣玉容泣露。闲情最苦。

任笑道、争妍似妒。倒银河,秋夜双星,不到佳期误。

拟把江妃共赋。当时携手,烟水深处。明珠溅雨。

凝脂滑、洗出一番铅素。凭谁说与。

莫便化、彩鸾飞去。待玉童,双节来迎,为作芙蓉主。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