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入大慈寺听讲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

祗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

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

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

宽似大溟生日月,秀如四岳出尘埃。

一条紫气随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

谢太傅须同八凯,姚梁公可并三台。

登楼喜色禾将熟,望国诚明首不回。

驾驭英雄如赤子,雌黄贤哲贡琼瑰。

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

木铎声中天降福,景星光里地无灾。

百千民拥听经座,始见重天社稷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佛教法会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宗教活动的宏大与庄严。开篇“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两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威仪的环境中,玉节和金珂的铿锵之声如同雷鸣,水晶宫殿则显得异常清净与庄严。紧接着,“祗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两句,透露出法会上高僧对佛经的深入探讨和传授,显示出一派宗教文化的繁荣景象。

诗中还多次使用了富有想象力的修辞,如“帝释镜中遥仰止”,将听众引向神圣的领域;“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则描写了法会现场的壮观与美丽。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赞颂国泰民安,“登楼喜色禾将熟”、“望国诚明首不回”表达了对国家和农业生产的美好祝愿。最后,“六条消息心常苦”、“一剑晶荧敌尽摧”两句,可能在暗示政治上的不安与对外界威胁的警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更通过对宗教活动和国家盛世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愿景。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酬王相公见赠

孤拙将来岂偶然,不能为漏滴青莲。

一从麟笔题墙后,常祗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镕空有迹,六窗清净始通禅。

今朝幸捧琼瑶赠,始见玄中更有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鼓腹曲

我昔不幸兮遭百罹,苍苍留我兮到好时。

耳闻钟鼓兮生丰肌,白发却黑兮自不知。

东邻老人好吹笛,仓囤峨峨谷多赤。

饼红虾兮㭊麋腊,有酒如浊醯兮呼我吃。

往往醉倒潢洿之水边兮人尽识,孰云六五帝兮四三皇。

如夔如龙羞如龚黄,吾不知此之言兮是何之言兮。

形式: 古风

酷吏词

霰雨灂灂,风号如斸。有叟有叟,暮投我宿。

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

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

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

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

蝗乎蠈忽,东西南北。

形式: 古风

嘲商客

苇萧萧,风摵摵,落日江头何处客。

斜倚帆樯不唤人,五湖浪向心中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