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十八)

荥阳诸女子,功与纪信似。

夜出冒楚围,披甲为战士。

楚军似刈刍,血流作渠水。

君王既无兵,妇女相驱使。

幸有三千人,可以代披靡。

楚军虽受欺,流涕亦不止。

妾命甘如尘,得无大王耻。

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十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对古代女性英勇行为的赞美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诗中的“荥阳诸女子”指的是历史上那些在战争中表现出非凡勇气的女性,她们的行为与汉朝时期冒死救刘邦的纪信相类似。诗中描绘了这些女性在夜晚勇敢地冲出楚军的包围,披上铠甲,成为战场上的战士。这一场景展现了她们不畏生死、勇于牺牲的精神。

接着,诗人描述了楚军在面对这些勇敢的女性时,如同割草一般轻易地将她们击败,鲜血流淌形成沟渠。这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楚军的无情和女性牺牲的悲壮。

诗中提到“君王既无兵”,暗示了领导者的无能或无力,使得女性不得不站出来承担保护国家的责任。尽管只有三千人,但她们的勇气足以抵挡敌人的攻势,象征着即使在劣势下,人类的意志和决心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最后,诗人感慨于战争中女性的牺牲,以及这种牺牲所带来的耻辱感。他指出,自古以来,战争中不乏英勇的牺牲者,但像这样由女性主动承担重任的情况却极为罕见,这不仅是对女性勇气的肯定,也是对战争残酷性和人性光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屈大均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十九)

淮阴不悖汉,忠信天下知。

可惜智绝人,乃为儿女欺。

当帝至楚时,淮阴能识几。

相携钟离昧,逃于东海湄。

弃王如敝屣,神龙不受羁。

远追范大夫,近为留侯师。

岂非明哲者,超然有道姿。

形式: 古风

咏古(其二十)

汉帝亦多情,酒酣思猛士。

悽悲大风歌,辞与招魂似。

韩彭皆已亡,慷慨不可止。

泣下为淮阴,非是悲游子。

刻薄钟室诛,终古帝王耻。

忍以英雄人,以与儿女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二十一)

汉高诸功臣,项伯谁能似。

次则昌国君,能全王父子。

大封诸侯王,亦及一雍齿。

如何忘荥阳,纪信代之死。

君王恩谊高,岂以诈降耻。

荥阳与平城,得脱以女子。

仓皇秉黄屋,诳楚一何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二十二)

陵母何慷慨,一死如田光。

激子成功名,始终事汉王。

丈夫有侯嬴,妇人有陵母。

烈烈汉功臣,乃在一箕帚。

教子以忠贞,令名在人口。

天下既定时,陵封宜勿受。

请以母为侯,汤沐及诸舅。

伏剑墓门前,黄泉期速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