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岘山寺二首(其一)

眷予倦羁旅,坎壈林壑间。

落日投古寺,秋虫吟乱山。

月明露已白,风定云方还。

王事殊未暇,怅兹清夜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攽在岘山寺的夜晚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宁静之美。

首句“眷予倦羁旅”,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漂泊不定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归家的心情。接着,“坎壈林壑间”描绘了诗人身处崎岖山林间的孤独与困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不平。

“落日投古寺”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转换巧妙结合,夕阳西下,诗人疲惫地投宿于古老的寺庙中,为后续的静谧氛围埋下了伏笔。

“秋虫吟乱山”以秋虫的鸣叫衬托出山林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月明露已白,风定云方还”这两句诗,通过月光、露水、风和云的变化,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皎洁,露珠晶莹,风停云散,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王事殊未暇,怅兹清夜閒”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繁忙、无暇享受宁静夜晚的遗憾。这里的“王事”既可指官职上的责任,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宿岘山寺二首(其二)

苍山若无路,落日听鸣钟。

旁舍适眠虎,古潭微见龙。

空窗向云月,高枕听风松。

幽境昔未遘,仙游如可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观虎翼士戍宜州

虎贲王爪士,铜柱国南门。

魑魅非人境,蛮夷尽鸟言。

瘴烟旗纛黑,雾雨剑铓昏。

即路皆无色,何时见北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再见士卒戍桂阳

驿书频插羽,汉士远征蛮。

四月天将暑,三苗旧阻艰。

悲笳背城邑,苦雾湿关山。

后夜东南望,妖氛翼轸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悼杨公缊二首(其一)

得君虽恨晚,白发幸前期。

分手遂陈迹,晤言成独悲。

隙驹得未久,风烛不胜危。

讵有修文选,高天可易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