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馀干郑丞

君为丞处是吾乡,门对烟霞竹绕墙。

于越城荒云树暗,代阳溪近水苔香。

的知左宦心应折,未必东归鬓便苍。

若过藏山山下寺,松楸凭与问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首联“君为丞处是吾乡,门对烟霞竹绕墙”以“君”字开篇,点明了诗中所寄之人,身处他乡却如同故土,门前烟霞缭绕,翠竹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环境的羡慕和赞美。

颔联“于越城荒云树暗,代阳溪近水苔香”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远方友人所在之地的景象。于越城的荒凉与云树的暗淡形成鲜明对比,而代阳溪边的水苔散发出的香气则给这荒凉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同情。

颈联“的知左宦心应折,未必东归鬓便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官场生涯的担忧。这里的“左宦”指地位较低的官职,诗人推测友人心绪可能因官场挫折而感到沮丧,但同时也鼓励友人不必过于悲观,即使东归,鬓发也不一定就变白,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乐观期待。

尾联“若过藏山山下寺,松楸凭与问凄凉”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的设想与祝愿。如果友人经过藏山下的寺庙,诗人希望借助那里的松树和楸树(古代常用来象征哀悼的树木),向友人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并询问友人是否感受到了内心的凄凉。这一联充满了深情与牵挂,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官场经历以及未来设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情与祝福,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贻孙花翁

数寸书空笔,拈来直欲焚。

绝怜吟貌减,多为客情分。

晚径飘黄叶,秋檐挂白云。

因君论一饭,千古忆田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早起

远钟云际断,一雁度残河。

闰气今年正,秋声昨夜多。

露花县茑蔓,风叶捲虫窠。

坐结西游恨,南邻犹醉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张公洞黄宫主

春草没驴肩,新吟今几篇。

每逢仙友说,多在石田边。

燕穴穿平地,龙巢出半天。

常思访毛节,凡骨恐腥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说经道者

澜翻口里说三车,一衲唯披百结麻。

应笑经僧内供奉,等閒尽著紫袈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