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首联“君为丞处是吾乡,门对烟霞竹绕墙”以“君”字开篇,点明了诗中所寄之人,身处他乡却如同故土,门前烟霞缭绕,翠竹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美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环境的羡慕和赞美。
颔联“于越城荒云树暗,代阳溪近水苔香”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远方友人所在之地的景象。于越城的荒凉与云树的暗淡形成鲜明对比,而代阳溪边的水苔散发出的香气则给这荒凉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同情。
颈联“的知左宦心应折,未必东归鬓便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官场生涯的担忧。这里的“左宦”指地位较低的官职,诗人推测友人心绪可能因官场挫折而感到沮丧,但同时也鼓励友人不必过于悲观,即使东归,鬓发也不一定就变白,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乐观期待。
尾联“若过藏山山下寺,松楸凭与问凄凉”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的设想与祝愿。如果友人经过藏山下的寺庙,诗人希望借助那里的松树和楸树(古代常用来象征哀悼的树木),向友人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并询问友人是否感受到了内心的凄凉。这一联充满了深情与牵挂,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官场经历以及未来设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情与祝福,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