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献翰林宋舍人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金鼎中的调料还未调和,虽然地位高但仍然保持着淳朴的情怀。
月光照亮了宫墙,琴声从开启的琴匣中传出,道院里清风拂过,药草发出声响。
热情款待客人,现烹煮带露珠的新鲜竹笋,拜托僧人帮忙种植能耐寒的莎草。
身处孤寒之中,我期待着能带来甘霖的时机,却舍不得在江边独自垂钓。

注释

金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大型铜器。
盐梅:泛指调料,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
宫墙:皇宫的围墙。
道院:修道者的住所,此处可能指隐居之地。
含露笋:指新鲜的竹笋,因其清晨带露而显得清新。
耐霜莎:能抵抗严寒的莎草。
为霖望:渴望降雨,比喻为民造福的愿望。
钓渌波:在江边垂钓,象征闲适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深厚的情谊。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金鼎盐梅,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清高自守的情操,而“偶未和”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境界尚未完全达到的遗憾。“位高犹说野情多”表明尽管身份尊贵,但内心依然怀念那份简朴自然的生活情趣。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宫墙下的月光和道院里的秋风,营造了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开琴匣”暗示了对音乐艺术的喜爱和追求,而“响药罗”则是对清净生活环境的一种享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这里诗人通过留住客人的举动,以及僧人教导耐寒的景象,表现了对友情和智慧的珍视。“旋烧”表达了一种温馨与关怀,而“耐霜莎”则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状态的一种赞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对渔夫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不忍之情。“孤寒”表达了一种独自面对严寒的凄凉,“未忍江头钓渌波”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在风霜中坚守本职渔夫的同情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向往精神自由和对朋友深厚情感的主题。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寄潘处士

卖药先生白布衣,书来方信在京师。

减君炉里烧丹术,助我山中买酒资。

闲似野云终不仕,闭如笼鹤已多时。

飘飘又去黄河北,更负中条几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潘阆处士

烂醉狂歌出上都,秋风时节忆鲈鱼。

江城卖药长将鹤,古寺看碑不下驴。

一片野心云出岫,几茎吟发雪侵梳。

算应冷笑文场客,岁岁求人荐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水阁山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

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

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赞宁上人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