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草

毵毵出土初如直,袅袅随风竞自斜。

漫借人锄劳刬拔,只消夜雨又萌芽。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

满目青青尽芜蔓,更于何处问蓬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新苗出土时笔直挺立,随风摇曳渐渐歪斜。
随意借用农人的锄头辛苦拔除,只需一夜春雨它们又会发芽。
勤劳的农夫尽力耕作却感叹田地疲惫,正直的人感叹春天的荒芜。
满眼望去一片青翠却杂草丛生,又有谁能告诉我哪里能找到蓬麻?

注释

毵毵:形容植物细长的样子。
袅袅:形容物体轻盈地飘动。
刬拔:清除杂草。
良田:肥沃的土地。
春荒:春季作物生长稀疏或歉收。
芜蔓:杂草丛生。
蓬麻:蓬草和麻,泛指农作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田中杂草丛生的画面。"毵毵出土初如直,袅袅随风竞自斜"生动地展现了杂草初长时的姿态,它们或直挺或随风摇曳,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情景。"漫借人锄劳刬拔,只消夜雨又萌芽"则反映出农民对待这些杂草的态度,他们虽然辛勤地锄草,但夜雨之后,杂草仍旧重新萌发,显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透露出农民在面对庄稼被杂草侵占时的无奈与叹息。他们虽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仍旧无法阻止春天的荒芜。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不可抗力的一种写照,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复杂性和生态平衡的深刻感悟。

"满目青青尽芜蔓,更于何处问蓬麻"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发出叹息,寻找着那些未被杂草占据之地,以期找到可以种植蓬麻(一种农作物)的空间。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也流露出他对于耕耘与收获的期待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杂草生长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同时,也抒发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无奈与尊重。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将农田生活中的点滴往事转化为富有哲理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古鉴

一片灵光合有神,不知镕铸更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祗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平山堂

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

横岩积翠檐边出,度陇浮苍瓦上生。

春入壶觞分蜀井,风回谈笑落芜城。

谢公已去人怀想,向此还留召伯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平山堂寄欧阳公

废苑繁华未可寻,孤城西北路嵚崟。

檐边月过峰峦顶,柱下云回草树阴。

宾客日随千骑乐,管弦风入万家深。

知公白玉堂中梦,未负当时壮观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次元韵答几道

尘嚣摆落到鸿冥,始见当时遁世英。

丛棘敢思丹凤至,寸筳惭叩巨钟鸣。

须知奔竞浮荣路,未若喧传不朽声。

此道固为流俗笑,苟非夫子欲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