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端午后二日病足书情

长夏无端病在趺,天公有意困狂奴。

流离自分填沟壑,踯躅何堪走道途。

秋水鲈鱼思笠泽,琼花杨柳醉江都。

少年乐事真如梦,坐对葵榴泪眼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秦旭所作的《己酉端午后二日病足书情》。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足而产生的复杂情感与生活境遇。

首联“长夏无端病在趺,天公有意困狂奴”,开篇即以夏日之长与病痛之苦相映衬,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无奈与不满。这里的“趺”指脚踝,诗人似乎在抱怨病痛的突然降临,仿佛是上天有意为难他这个“狂奴”。

颔联“流离自分填沟壑,踯躅何堪走道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困境感。诗人自认命运多舛,即使身处困境,也只得默默承受,无法逃脱。“流离”形容漂泊不定,“自分”意为自己认定,“沟壑”比喻深谷,这里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险恶。诗人用“踯躅”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在困境中挣扎前行的状态,但“何堪”二字又透露出内心的无力与痛苦。

颈联“秋水鲈鱼思笠泽,琼花杨柳醉江都”,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借对江南美景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其中,“秋水鲈鱼”和“琼花杨柳”都是江南特有的景致,而“笠泽”和“江都”则是江南地区的地名,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寄托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

尾联“少年乐事真如梦,坐对葵榴泪眼枯”,收束全诗,诗人感慨少年时的欢乐如同梦境一般遥远,如今只能面对现实的残酷。在这里,“葵榴”可能是指葵花与石榴,它们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易逝。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哀叹,以及面对病痛与生活困境时的绝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与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42)

秦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春试笔

八十流年鸟翼过,放怀谁敢怨曦娥。

盖棺正是寻常事,鼓缶犹能慷慨歌。

老眼又看新历日,青袍还领旧阳和。

呼儿早办寻春屐,拟折梅花插皂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不寐

卧不能安坐到明,起来童子强扶行。

薰风紫笋都催老,细雨黄梅未放晴。

语燕似传今日事,吠蛙还作去年声。

馀龄断送知何物,不问书生问曲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夜与惟清小酌用笼字韵

山蔬挑得满筠笼,草草杯盘放箸空。

枉顾有情怜鲍子,躬耕无计学庞公。

雨滋竹色浮新翠,风飐灯花落细红。

觞咏不知过夜半,满阶人影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友人致政还乡

虚堂风露夜泠泠,閒咏凫鹥乐在泾。

赏兴不忘秋水寺,宦情偏厌绿莎厅。

薇花分影红连座,曲米浮香绿满瓶。

更拟沧洲问消息,且教黄鹤养脩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