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黄龙洞对雪

淅淅天上风,吹我白日没。

飞瀑渐无声,寒溪遂生骨。

仰视老人峰,云中玉为笏。

嵚崎积已平,飘洒殊未歇。

回旋若翔舞,廉纤乱毫发。

客子宿茅茨,居然见冲突。

重檐及户牖,堆压不可掘。

南州炎德在,况此仙灵窟。

丹火伏不兴,初阳动犹蹶。

判此始衰年,拥衾坐明发。

赖逢酒力良,未使吟声竭。

夜久迥闻钟,山晓不待月。

始知蓬岛来,往事非荒忽。

请看朱明天,化作金银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罗浮山黄龙洞大雪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沉思。

首先,诗人以“淅淅天上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风的轻柔与寒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雪。接着,“吹我白日没”一句,巧妙地将视觉感受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风的吹拂让太阳隐没,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世界被冰雪覆盖的氛围。

“飞瀑渐无声,寒溪遂生骨”两句,通过对比瀑布的消失与溪水的凝固,进一步强化了雪后环境的寂静与冷冽。而“仰视老人峰,云中玉为笏”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在云雾中的高耸与庄严,仿佛是玉制的权杖,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

接下来,“嵚崎积已平,飘洒殊未歇”两句,描述了雪后地面的平坦与雪花的持续飘落,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之美。而“回旋若翔舞,廉纤乱毫发”则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旋转的姿态,以及它们细微到几乎看不见的飘落,展现了自然界的精细与美妙。

“客子宿茅茨,居然见冲突”一句,通过“客子”的视角,展现了大雪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身处其中的感受。随后,“重檐及户牖,堆压不可掘”进一步强调了雪的厚重与难以清除,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南州炎德在,况此仙灵窟”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温暖气候的怀念,以及对黄龙洞这一仙境般地方的赞叹。而“丹火伏不兴,初阳动犹蹶”则通过象征手法,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即使在严冬,也依然存在。

最后,“判此始衰年,拥衾坐明发”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以及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但“赖逢酒力良,未使吟声竭”又展现了一种乐观与坚韧的精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乐趣与灵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积极态度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客有之琼州者属其访丘文庄海忠介二公祠宇

积水淼四溟,坤维有时绝。

珠厓隔华风,灵气久不泄。

悠悠秦汉来,青史独旷缺。

一旦逢休明,千秋两人杰。

丘相博古今,海公树风节。

独立三百年,后先罕其列。

作史正世纲,严统示予夺。

创论每惊人,深思竟难越。

衍义续成书,文章乃馀屑。

用未究当时,功实裨前哲。

世庙圣之威,金丹晚旒缀。

直言天下事,闻者皆吐舌。

拚死批逆鳞,岂惟槛可折。

沈薶犴狴底,忠爱日胶结。

方饮闻宾天,一恸数斗血。

刚方古有人,至诚孰能埒。

仰止匪自今,瓣香独遥爇。

君行渡琼海,跋浪如丘垤。

二公所钓游,野老犹能说。

经过祠庙下,为我停车辙。

形式: 古风

闻王惠州紫诠筑子日亭于罗浮绝顶歌以寄之

我昔深春上衡岳,千峰万峰如玉琢。

雪压松篁尽倒垂,杖头一拨飞冰雹。

祝融古殿在中峰,皎若琼瑶生四角。

石墙铁瓦大如席,巨木为椽全不桷。

侧听唯有风怒号,仰视分明天一握。

南归与客入罗浮,腊尽绵衣寒未觉。

三更观日坐飞云,露宿终宵殊龊龊。

福地那能久寂寥,使君五马来河朔。

山灵留意俟奇人,大雪飞空洒行幄。

诸溪生骨不成流,有酒如渑亦须涸。

同行宾客多英贤,儒衣僧衲皆沾渥。

豪吟总作金石声,瑶池直奏钧天乐。

纪游示我诗一卷,更道新亭命工斫。

亭成榜以子日名,盛事千秋良不数。

蓬瀛来此几星霜,绝顶谁为问硗埆。

童儿垒石作浮图,樵斧无时加击㧻。

一朝杰构得未曾,四百名峰增卓荦。

元阳之生正在子,天心来复还先剥。

日月精华吸最初,神仙老易非殊学。

重檐深覆欲经久,土墄因仍制宜朴。

石楼大小互相望,上界仙坛为犄角。

雨馀飞瀑响渐多,暖后黄精亦堪斸。

为公拟续春深游,亭中卧待天鸡喔。

形式: 古风

梁殿一殿章招饮雨花洞即事

五峰处处有名区,最是君家似画图。

已割山光来屋里,不妨楼外即城隅。

香垂峭壁千花细,石透盘根老树孤。

两世过从今几度,快听春鸟劝提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春日同吴又札梁耋符郭公鹫游东郊倪公堤观徐邑侯新修石桥松路

杏花风里酒旗翻,郭外新堤带远村。

双塔云生偏荫路,九桥潮长各争门。

童年捧杖还谁在,老大归心未易言。

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