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吴又札梁耋符郭公鹫游东郊倪公堤观徐邑侯新修石桥松路

杏花风里酒旗翻,郭外新堤带远村。

双塔云生偏荫路,九桥潮长各争门。

童年捧杖还谁在,老大归心未易言。

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东郊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杏花风里酒旗翻”,以杏花盛开的季节和飘扬的酒旗,渲染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酒旗随风翻动,仿佛在欢迎游人的到来。接着,“郭外新堤带远村”一句,将视线从近处的酒旗扩展到远处的景致,新修的堤坝与远处的村落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风光。

“双塔云生偏荫路,九桥潮长各争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壮丽景色。双塔云雾缭绕,为行路之人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九座桥梁随着潮水的涨落,各自展现着不同的姿态,既壮观又生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童年捧杖还谁在,老大归心未易言”则转向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童年的无忧无虑与老年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深深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深意。

最后,“待得小松高百尺,与君春雨更携尊”两句,以期待小松树长大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时间流转,他们仍希望能在春雨中再次相聚,共享欢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游东郊所见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林叔吾六十次己未韵寿之

祝君昔何所,计月百六十。

不谓生初年,循环亦俱及。

春从笑语深,霜自须眉入。

天地已惊雷,龙蛇未离蛰。

寄此一篇诗,茫然百忧集。

想见举案间,当欢或成泣。

有兄共白头,有子幸能立。

此外复何求,一觞聊自执。

溟鲲易变化,隙驷难维絷。

蟠溪有钓叟,老见干戈戢。

君家有林类,百龄歌且拾。

穷通理若何,仰视天如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嘲剔牙杖

甘苦全无与,平生薄自居。

齿牙虽得利,骨肉渐应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剔牙杖答

纤弱诚无状,唯君实使之。

若能无间隙,轻薄亦奚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壬申清明即事次杜韵同王础尘二首(其一)

故阡松柏有新烟,欲上江乡两桨船。

老去登临知几度,时来醒醉且随缘。

扶筇得得身能健,插柳依依态可怜。

两月又过真倏尔,一尊相对各陶然。

春城市肆犹争米,薄俗穷民不要钱。

且喜今朝晴最好,登秋岂独庆丰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