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方待试石室屡过县斋勾重庆人将至苍溪又访舟中且以佳篇为赠次韵谢之二首(其二)

汉威西被浃燉煌,已觉边尘不复扬。

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

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

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汉威西行深入敦煌,边境的尘土似乎不再飞扬。
离别后哪里还能谈论世间事,身处异乡只能举杯对空畅饮。
只担心山间的明月嫌弃我太过清冷,不怕江边的梅花嘲笑我醉态癫狂。
习惯了风浪,我的心依旧平静如常,无论顺流逆境都不必惊慌。

注释

汉威:可能指人物名或地名,这里代指主人公。
边尘:边境地区的灰尘,象征战乱或动荡。
异乡:指主人公所处的非故乡的地方。
山月:月亮映照在山间,象征清冷的环境。
江梅:江边的梅花,可能寓意坚韧或寒冬中的生机。
醉狂:形容醉酒后的放纵状态。
风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坎止:坎坷停止,意指遭遇困境。

鉴赏

这首宋诗是度正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勾子甲在异地相遇的欣喜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汉威西被浃燉煌"暗示了友人来自遥远的西部,而"已觉边尘不复扬"则描绘出边境安宁的氛围。诗人感叹离别后,两人能在此地共聚,尽管身处异乡,仍能举杯畅谈。

"一别可堪论世事"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异乡聊共举空觞"则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即使酒杯为空,也能借以慰藉。接下来两句"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担心山月会嘲笑他们的清淡生活,而不怕江梅因他们的热情而欢笑,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最后两句"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表明诗人经历风浪而不惊,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显示出一种超然的人生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收录诗词(153)

度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方待试石室屡过县斋勾重庆人将至苍溪又访舟中且以佳篇为赠次韵谢之二首(其一)

顷年应聘漫谈经,喜向寒窗访聚萤。

抚字昨惭书下下,佩衿今羡领青青。

傥来富贵皆尘土,无尽诗书自日星。

珍重圣贤垂轨范,不尤臧氏不尤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哀金堂张通判

豫章惊早世,修节凛风林。

松柏山中友,江湖物外心。

茂陵多异赋,梁甫又悲吟。

琢句藏深谷,他年尚德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哀射洪陈隐居

忆昔牝晨日,孤忠贯日星。

川流平处静,山色本来青。

浩浩何终极,嗟嗟尚典型。

我思人不见,极目涕双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哀通泉李佥判

丰基根也厚,枝叶固其庞。

地域云梦九,天街石笋双。

圭璋沉下国,桃李烂他邦。

寂寞涪江上,闻风意已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