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怨三章(其三)

愿挽银河流,一洗磊砢胸。

结赏重珷玞,怀璞吾安从?

彯缨睨飞隼,抽矢颇自雄。

安知高天寒,未待秋时风。

梦游金谷园,万花愁竞红。

岂真得牡丹,可使天巧穷。

隐然枯朽气,默受霜雪攻。

而况遍地黄,狼藉皆蒿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托怨三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首句“愿挽银河流,一洗磊砢胸”,诗人以“银河流”象征清澈、纯净的力量,表达了他渴望清除心中困扰、洗涤心灵的愿望。接下来,“结赏重珷玞,怀璞吾安从?”则以玉石为喻,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纯洁,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彯缨睨飞隼,抽矢颇自雄”描绘了诗人观察飞翔的猛禽,内心充满豪情壮志,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自我挑战的勇气。紧接着,“安知高天寒,未待秋时风”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无常,提醒人们要保持警觉,面对未知的挑战。

“梦游金谷园,万花愁竞红”通过梦境中的金谷园,以及竞相开放却愁容满面的花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岂真得牡丹,可使天巧穷”一句,诗人以牡丹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真的能穷尽大自然的巧妙之处?这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艺术创作无限可能的向往。

最后,“隐然枯朽气,默受霜雪攻。而况遍地黄,狼藉皆蒿蓬。”通过描述枯萎的植物在严冬中承受霜雪的侵袭,以及遍地黄土、杂草丛生的景象,诗人以自然界的生命循环,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嘲愠六章

剸人以舌,其铦似锋。囚人以气,笯槛曷庸?

楩楠菉葹,屮木之稚。胎以土膏,不乞甘雨。

大圜入照,明月无棱。周驰罔憩,谁系长绳?

皇柄两持,元气凋瘵。淫孛寇阊,天耳其瞆。

尧舜不帝,六合永沈。民殄物肆,何有古今。

棼纚车斿,五岳夜醮。碧虚为澜,如有龙啸。

形式: 四言诗

西地锦

夜转银河月午。荡凉云娟楚。

梧阴满地,翠阑深曲,有人低语。几点残星案户。

指东三四五。无端又过黄昏也,唤登楼眠去。

形式: 词牌: 西地锦

浣溪沙

叠帐凉云烬凤篝。芙蓉花隔去来愁。

冷香如梦荡帘钩。

欲种长春天不雨,谁歌子夜月当楼。

银河风露浩然秋。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虞美人.虞美人草

明妃芜草湘妃竹。一样春时绿。

褒斜山色半烟霾,剩有江东猎骑、踏青来。

金戈玉帐俱黄土。犹解婆娑舞。

莫将哀怨化红心,卅六未央宫殿、月轮沉。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