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托怨三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首句“愿挽银河流,一洗磊砢胸”,诗人以“银河流”象征清澈、纯净的力量,表达了他渴望清除心中困扰、洗涤心灵的愿望。接下来,“结赏重珷玞,怀璞吾安从?”则以玉石为喻,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纯洁,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彯缨睨飞隼,抽矢颇自雄”描绘了诗人观察飞翔的猛禽,内心充满豪情壮志,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自我挑战的勇气。紧接着,“安知高天寒,未待秋时风”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暗喻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无常,提醒人们要保持警觉,面对未知的挑战。
“梦游金谷园,万花愁竞红”通过梦境中的金谷园,以及竞相开放却愁容满面的花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岂真得牡丹,可使天巧穷”一句,诗人以牡丹花为喻,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真的能穷尽大自然的巧妙之处?这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艺术创作无限可能的向往。
最后,“隐然枯朽气,默受霜雪攻。而况遍地黄,狼藉皆蒿蓬。”通过描述枯萎的植物在严冬中承受霜雪的侵袭,以及遍地黄土、杂草丛生的景象,诗人以自然界的生命循环,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