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好友邀我共度良宵,皎洁明月高悬天际。
远离尘嚣寻访道安,青林中清扫以待客。
摒弃世俗政务烦扰,心境豁然如同神清气爽。
自三湘之地归来后,始有今夜这般相聚。
往昔居住在太行山之北,遥赴东海之滨为官。
各自行走四方忙碌,但愿友谊如白云般无处不通。

注释

良友:亲密的朋友。
呼我宿:邀请我住宿过夜。
月明:明亮的月亮。
天宫:天空,这里形容月亮高挂的样子。
道安:可能指寻求心灵的宁静或访问某位名为道安的高人。
风尘外:远离尘世纷扰的地方。
洒扫:打扫,清理。
青林中:绿意盎然的树林里。
削去:摒弃,去除。
府县理:指地方政务管理的事务。
豁然:开阔,舒畅的样子。
神机空:心灵变得空灵自由,没有杂念。
三湘:泛指湖南地区,这里代指远方。
还:返回。
始得:才有了。
今夕同:今晚这样的相聚。
旧居:过去居住的地方。
太行北:太行山以北。
远宦:在远方做官。
沧溟东:东海之滨,比喻遥远的东方。
各有:各自有着。
四方事:四处奔波的事务。
白云处处通:比喻友情不受地域限制,像白云一样无处不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在月色辉映下与友人共度时光。"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一句,既点出了诗人的交往,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则是对寺庙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官职的超脱态度。"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则是说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回到洛阳后,与友人一起共度良宵,这种相聚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则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生活状态,虽然各自忙碌于不同的方向,但心灵却可以通过自然的美好(如白云)相连。

整首诗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高远境界的情怀,是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风格。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独游

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形式: 古风 押[谏]韵

赠歌者杜氏入道三首(其三)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

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秋山寄陈谠言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脩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