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桥疏

万载洪机一发,直得耳聋眼瞎。

放身通济仁心,度尽微尘佛刹。

劝英贤,须特达,百亿龙天齐鉴察。

大开宝藏施珠珍,个里无私一毫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旦启动了深远的机制,甚至使人耳聋眼瞎般专注。
全身心投入广大的仁爱,普度众生如同微尘佛国。
劝告有才德的人,要独具慧眼,亿万神灵一同审视。
慷慨地打开宝库,施舍珍贵的珠宝,心中毫无私念。

注释

万载洪机:深远的机制。
耳聋眼瞎:极度专注。
放身:全身心投入。
通济:广大的仁爱。
佛刹:佛国。
英贤:有才德的人。
特达:独具慧眼。
龙天:神灵。
鉴察:审视。
宝藏:宝库。
珠珍:珍贵的珠宝。
无私:毫无私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万载县桥疏》。诗中以宏大而深沉的视角探讨了佛法的深远意义和修行者的无私境界。"万载洪机一发"象征着佛法的奥秘和力量,"直得耳聋眼瞎"则形象地表达了领悟佛法需要摒弃世俗的视听干扰,达到一种超然的境地。"放身通济仁心,度尽微尘佛刹"强调修行者应具备广大的慈悲胸怀,去帮助无数众生。

"劝英贤,须特达"是对有才德之人的劝诫,希望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佛法的真谛,"百亿龙天齐鉴察"则寓意佛菩萨和天地众灵都在关注和审视修行者的言行。"大开宝藏施珠珍,个里无私一毫发"表达了修行者在布施时的无私,即使是最珍贵的财物也毫不吝啬,因为心中没有丝毫私欲。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诗,既有禅宗的深邃哲理,又有对世人道德修养的启示,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无私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三昧诸颂(其十一)

独脚老虎,暗时暗杀人。

不识是眼睛,与君无著力,溪云罩古城。

形式: 偈颂

三昧诸颂(其八)

大虚涂毒鼓,有病闻皆愈。

无病闻皆死,死了却苏来,谁会辜负你。

形式: 偈颂

三昧诸颂(其九)

无底琉璃井,忽尔堕其中。

胜修万劫功,跳出跳不出,瘖哑又盲聋。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三昧诸颂(其十二)

无根树子,混盳非出入。

头尾应皆急,妙了过这边,渡海何曾湿。

形式: 偈颂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