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镇鳌山小庵

偶从幽巷里,松下得荆扉。

种药秋初熟,缘篱岂正肥。

不知茅屋外,更有海云飞。

林叶风声细,归来雨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在深巷中偶然发现一座隐于松林之中的小庵的经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句“偶从幽巷里”,以“偶”字点出访客并非有意寻访,而是偶然间踏入了这条通往小庵的幽静小径。接着,“松下得荆扉”一句,将视线引向了小庵的入口——一扇荆条编成的门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透露出一种朴素而原始的气息。

“种药秋初熟,缘篱岂正肥。”这两句描绘了小庵内的情景,秋天的药草已经成熟,围绕着篱笆的植物或许也正值丰茂之时。这里不仅体现了小庵主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不知茅屋外,更有海云飞。”这一句则将读者的视野从庵内扩展到庵外,仿佛在不经意间瞥见了远处天空中飘过的云朵,似乎预示着某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与宁静。

“林叶风声细,归来雨洒衣。”最后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回归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风吹过林叶,发出细微的声音;归途之中,雨水打湿了衣裳。这样的结尾,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访客内心感受的深刻揭示,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小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13)

镇国将军万达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玄默

人生短梦里,只合老禅关。

汲水同云出,携蔬共鹿还。

留灯夜读易,推户晓看山。

尽日无人到,閒吟竹屿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过海上普寺

丹阁藏山翠,深林独步馀。

鸟喧侵佛座,蜃吐捧禅居。

蓑脱朝耕罢,鱼敲夜梵初。

山扉谁为守,麋鹿卧前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游万山观壁间有纯阳亲笔像及遗药尚存肃然瞻企因成一诗

遨游不自适,亦复见仙容。

半壁云生袖,千峰月炤松。

留丹犹济世,厌俗尚遗踪。

夜半闻长啸,还疑剑化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访公群弟山中书舍

小窗书数帙,禁足似禅关。

读罢听啼鸟,文成看远山。

桂阴侵几碧,流水到门閒。

余亦寻幽者,徘回不欲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